中国邮政将在7月23日发行“党章百年”纪念邮票一套一枚:
▲2022-14“党章百年”邮票
可能有小伙伴发现,这次邮票上的党章文献有别于过往“文献类”邮票以书影封面展示为主,更主要的是才一百年的光阴,这样的国宝级文献就如此残破。究其原因很简单,这是一件货真价实的“出土文物”。
时间先回到1951年,浙江宁波镇海的张爵谦老人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在这个时间点上,老人让自己的三儿子把镇上的工作人员找来领到自己二儿子张人亚的墓前,说道“这些是我儿子张人亚交给我的东西,如今物归原主。”当这座坟墓打开后,从中取出一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时,在场的人都震惊了。
▲中共二大会址(来源:网络)
1922年7月,二大在上海秘密举行。大会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通过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一系列重要决议案。会后,党中央印了一批小册子,把党章、决议等共计十个文件印在册子上发给党员。
▲“第一部党章守护人”张人亚(来源:网络)
1898年出生的张人亚,因为家境贫寒,初中尚未毕业就前往上海老凤祥做学徒工。在那个时间的上海,张人亚目睹并经历了工人阶级所受的压迫,其较早地接受了先进思想的影响,思想觉悟比一般的工人高出很多,这也引起了党组织的关注,1921年11月张人亚加入中国共产党。张人亚当时是上海最早的也是仅有的几个工人党员之一,在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的时候,全国也只有21名工人党员,所以张人亚也拿到了一本。
▲2017-4《商务印书馆》邮票
此后,张人亚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去了上海闸北的商务印书馆工人合作社工作,从事工人运动,并承担党、团领导机关出版的书籍和报刊发行工作。因为原配妻子顾玉娥因病早逝,夫妻二人又没有孩子,张人亚几乎将所有身心都扑在革命事业上,开始了以社会职业为掩护的革命生涯。
“四一二”牺牲的部分先烈
▲J164《李大钊同志诞生一百周年》邮票(2-2)大义凌然
▲2011-3“早期领导人”(三)邮票(5-1)陈延年
▲2001-11“早期领导人”(一)邮票(5-2)赵世炎
▲J27《中国妇女的光辉榜样》邮票(2-1)向警予烈士
1927年4月,白色恐怖笼罩着上海滩,无数革命者的人头落地,甚至衣服上口袋插钢笔也有性命之忧,更不要说被搜出与共产党相关的文件。于是在当年年末的一个午后,张人亚带着一批重要文献,悄悄地从上海来到霞浦祠堂后的老家,走进父亲的房间里。把事情交代完以后,他又趁着夜色返回上海。
▲张人亚衣冠冢(来源:网络)
过了几天,父亲张爵谦想出了“衣冠冢”的“苦肉计”,编造了“不肖儿在外亡故”的故事。向邻居抱怨,他的儿子静泉长期在外不归,又毫无音信,恐怕早已死了,于是老人为张人亚和他早逝的妻子修了一座合葬墓穴。张人亚一侧是衣冠冢,放置的是空棺,老人家把这些文件用油纸精心包好,秘密藏进空棺。为了安全,老人家并没有将儿子张静泉的全名刻于碑上,只刻了张泉两个字。
张爵谦知道此举事关重大,便一个人苦苦地守着这个秘密,守护儿子的“墓地”直到1949年。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老人多方打听并且登报寻找多次未果,认为自己的儿子早已不在人间,于是便发生了文章开篇的那段故事。于是老人把这批珍贵的文献取出捐献给国家,完成了儿子交给自己的任务。1956年,老人病逝,直到最后老人也不知道自己的二儿子张人亚早在1932年12月23日就壮烈牺牲的消息。
▲来源:张人亚铜像(来源:网络)
在了解完“第一部党章守护人”的故事后,现在再去看邮票上那文献上的破损,是否能够体会当年那一代人为了心中的理想所付出。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