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

纪37《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发售日期考证

纪念邮票是为某一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专门发行的邮票,特点是票幅较大,设计和印制精美。纪念邮票的发行日期比较严格,一般在纪念日当天发行,个别有提前或延后发行。每当邮票发行时邮政部门和集邮者都会制作首日封,并于当天实寄。首日实寄封既是邮票发行档案,为考证邮票的发行日期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同时也是精美有趣的艺术品,深受集邮者喜爱。

一、纪37“中共八大”首日实寄封未贴全套票之谜

笔者热衷收集首日实寄封,对新中国早期纪特邮票的首日实寄封情有独钟,是收集的重点,几十年下来已收集十之八九。这一时期发行的纪特邮票大多数是一次性成套发行,只有个别邮票因设计及印制等方面的原因,分两次或多次陆续发售,其中有纪6、纪41、纪58、纪94、特4、特13、特15、特44、特56等邮票,这些邮票已在邮票目录标注其分次发行的日期,并有相关首日实寄封为证。除了上述这九套邮票外,其他邮票都有贴全套票的首日实寄封,唯独纪37《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日实寄封未贴全套票是个例外。1956 年9月15日—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大会听取并讨论通过了刘少奇同志作的《政治报告》、邓小平同志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同志作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时候召开的。大会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历史经验,确定了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是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详细指明在经济文化建设中和内政外交工作中应当采取的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革命史上,这次大会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1956年11月10日,为了祝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邮电部发行纪37《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一套三枚,图案相同,图案中心画面为天安门,以下端的齿轮为中心,左右对称环绕着麦穗、稻束、棉桃、豆荚和向日葵,面值分别为4分、8分和16分,由周令钊、钟灵、陈若菊共同设计。笔者经过多年的努力,共收集到四件纪37“中共八大”邮票首日实寄封。

图片

图1为广州挂号寄东莞首日封,贴纪37(3-1)两枚,(3-2)一枚,背面加贴特17(2-1)一枚,面值共计20分,销“广州(一支)1956年11月10日18时”三格式点线首日日戳,寄件人为集邮家陈競生先生。

图片

图2为上海本埠挂号首日封,正背面贴纪37(3-1)两枚、(3-2)一枚,面值共计16分,销“上海(甲四十支)1956年11月10日17时”三格式点线首日日戳,有上海次日到达戳,封为周佩华寄集邮家史济人先生。

图片
图3

图3为上海挂号寄香港首日封,贴纪37(3-1)一枚,(3-2)两枚,面值共计20分,销“上海(甲二)1956年11月10日18时”汉英文三格式点线首日日戳,封背面无信息,寄件人为著名集邮家钟笑炉先生。

图片


图4为北京航空寄日本首日封,正面贴纪37(3-1)、(3-2)各一枚,背面贴特16、特17邮票各一套,特17(2-1)一枚,面值共计52分,销“北京(20支)1956年11月10日21时”三格式点线首日日戳,有日本11月15日到达戳,为人民邮电出版社寄日本著名集邮家水原明窗先生。

以上四件纪37“中共八大”邮票首日实寄封是陆续收集的,先收集到的是前三件,均贴纪37前两枚邮票,没有贴第三枚16分邮票,因为都符合邮资,未贴全套邮票也在情理之中,所以没有放在心上。直到收集了第四件首日实寄封之后,发现依然没有贴16分邮票,这就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如果说前三件首日实寄封是因为邮资已经符合的原因没有贴16分邮票的话,那么第四枚首日实寄封背面拼贴了数枚其他邮票却依然没有贴16分邮票就难以理解了。虽然前三件属于私人寄递,有可能没有买到16分邮票,而第四件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寄递,属于官方寄递,就更没有不贴全套邮票的道理了。

这几件首日实寄封都是集邮家实寄,或寄给集邮家,他们之前寄发的首日实寄封均贴全套票,这套邮票首日实寄封没有道理不贴全套邮票。查阅中外各版新中国邮票目录,标注的纪37全套邮票发行日期均为1956年11月10日,没有分次发行的记录。笔者又查阅了近30年的中外拍卖目录,咨询了中外集邮家,也参观了各个级别的邮展,得到的结果都是只有贴纪37前两枚邮票的首日实寄封,未见贴第三枚16分邮票首日实寄封,也未见到研究此枚邮票发行日期的相关文章。

为此,笔者有一个大胆的设想,纪37(3-3)16分邮票首日没有发售。但邮史研究是以档案史料为经,以邮品实物为纬,只有经纬合一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能主观猜测和臆断,关于此枚邮票发售日期的研究因档案资料缺乏而一度停滞下来。

二、纪37(3-3)16分邮票发售日期的档案考证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笔者收集到有关纪37(3-3)16分邮票的印制信息及相关档案,对此票发售日期考证提供了有力证据。

首先查阅了《中国邮票史》第7卷一段有关纪37邮票发行档案,摘录如下:“1956年9月29日邮票发行局向中国人民银行印刷厂订印纪37“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一个图案两种面值,4分邮票印1200万枚,8分邮票印1800万枚;次日即修正为三种面值,4分和16分邮票各印1100万枚,8分邮票仍为1800万枚;10月23日再一次提高印数,4分邮票印1500万枚,8分邮票印2200万枚,16分邮票印1300万枚。全部邮票于1957年1月15日交清,由于16分面值的邮票撕拼张较多,共缺176000枚,故此面值的实际印数为12824000枚”。此段内容虽然没有标明第三枚邮票的发售日期,但已说明原计划发行4分和8分两枚邮票,第三枚16分邮票是1956年9月30日临时加发的,这就有了16分邮票延后发售的可能。

图片

图5、图6为《中国邮票博物馆藏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卷一)收录的纪37邮票设计印样,图5为1956年9月28日签发的4分和8分邮票的试色印签。图6为1956年10月16日签发的16分邮票的原版签样。两者的签发日期相差18天,后者的签发日期和邮票的发行日期也仅差25天,从当时的印刷条件上看,同样也能说明16分邮票延后发售的可能。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发现了1955-1956年中国集邮公司邮品函购档案,将纪37(3-3)邮票的发售日期之谜解开。中国集邮公司成立于1955年1月,是邮电部直接领导下的全国性集邮专业公司,是邮电部授权的国家级邮品制作与销售、邮票进出口的全国性公司,是权威的邮票发行部门。此组档案汇集了中国集邮公司1955-1956年发行邮品的种类、价格及发行日期。查阅这两年发行的邮品寄发清单,签发日期均为邮票发行首日,只有纪37邮票的签发日期非首日,而是1956年11月15日(图7、图8),此组清单均盖“中国集邮公司函购业务科”公章,这一发现为纪37(3-3)16分邮票的发售日期提供了重要的档案史料。

图片


三、纪37(3-3)16分邮票发售日期的实物考证

中国集邮公司成立于1955年1月,从1957年11月纪44《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纪念邮票开始正式发行首日封。之前虽然没有正式发行首日封,但应海外和香港客人的要求,均有用普通信封贴全套邮票寄发的首日实寄封,此类封目前见有三种不同型制。中国集邮公司1957年11月之前寄发的首日实寄封笔者均收集齐全,唯独未见纪37“中共八大”贴全套票的首日实寄封,只收集到四件1956年11月14日寄发贴纪37全套票的非首日实寄封。

图片

图9为北京寄意大利航空封,封为中国集邮公司国际公函封,贴纪37“中共八大”、纪38“孙中山”邮票各一套,背面贴普8-4分、8分各一枚,面值共计52分,销“北京(18支)1956年11月14日”三格式点线戳,有意大利11月20日到达戳。

图片 

图10为北京寄香港航空封,封为香港集邮家石少东专印地址封,左上角盖中国集邮公司中英文地址章,贴纪37全套票,销“北京(18支)1956年11月14日”三格式点线戳,旁贴海关验关条,背面有广州11月15日中转戳。

图片

图11、图12为一对姊妹封,均为北京寄香港航空挂号封,挂号号码分别为4341和4342号,封为中国集邮公司牛皮纸中式公函封,均贴纪37全套票,其中一件背面加贴特15(5-4)邮票一枚,销“北京(18支)1956年11月14日”三格式点线戳,旁贴海关验关条。

图片 图12

这四件贴纪37全套邮票实寄封的寄发日期均为1956年11月14日,并非偶然的巧合,结合此票中国集邮公司函购档案的签发日期,由此可以论证出纪37(3-3)16分邮票为延迟发售。此组封是目前见到贴纪37“中共八大”全套邮票最早日期的实寄封。

此组1956年11月14日寄发的实寄封与中国集邮公司同时期寄发的首日实寄封相比,不论是信封的种类,还是销票的邮戳,乃至贴票的形式都如出一辙,这类信封除了贴纪37全套票的非首日实寄封之外,其余均为首日实寄封,目前尚未见到中国集邮公司早期寄发的贴其他全套票非首日实寄封的实物。

四、结论

通过以上纪37《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发行档案及相关实寄封,论证了1956年11月10日发行纪37(3-1)4分、(3-2)8分两枚邮票,1956年11月14日陆续发售(3-3)16分邮票,这也是邮票发行档案和相关实寄封紧密结合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填补了相关史料的空白。


(作者:何欣,一等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