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缝加盖是指实寄邮品中部分邮戳加盖在邮票上,部分邮戳加盖在信封(或明信片)上。实寄邮品上邮戳表明邮局对待寄递邮件(信封或明信片)收寄的确认和预付资费(邮票)的认可,骑缝加盖的方式固定了邮件与邮票之间的依存关系,且不再被变更。对实寄封的收集者来说确保了邮件实寄的真实性。
在贴用邮票不是很多,邮票面积小于邮戳时,邮局收寄员都能按骑缝加盖方式盖销邮票。图1是一件北京寄美国旧约实寄封,骑缝加盖1951年10月5日北京邮戳。预付国外平信资费的2枚800元普4邮票、1枚800元特1邮票和1枚100元改7邮票不易“撤离”信封。
如果对4枚不同的邮票不采用骑缝加盖方式盖销,则贴用的这4枚邮票的关系不是唯一确定的,有可能被误认为是事后“伪造”的解放区邮票与新中国邮票混合贴用的实寄封。
述分析足以说明实寄封片上所贴邮票与销票邮戳的骑缝加盖方式是鉴别该件实寄邮品真伪的重要特征之一。
图3是一枚1956年1月1苏州寄往上海的挂号邮件。很明显,信封正面贴用的4枚纪33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小型张上的邮戳未采用骑缝加盖方式盖销,没有一枚邮戳的局部加盖在信封上。图4是信封的背面,也未见苏州收寄局日戳。所以完全有理由怀疑该实寄封上的小型张不是与该信封一起经过真正意义的实寄,极有可能事后加贴在信封上的。国际邮展评审员将这种非骑缝方式加盖在邮票上的邮戳称为“死戳”。高水平邮展的评审员对这类非骑缝加盖方式实寄邮品持怀疑的可能性很大,要求参展者出示鉴定证书。
图5也是一种非骑缝加盖方式盖销的实寄邮品。虽然有三枚邮戳与三枚邮票(非小型张邮资图)骑缝加盖,但未与信封“骑缝加盖”,加上落地戳也属于“非骑缝加盖”,这件邮品同样有理由怀疑其实寄的真实性。
当下,邮市上见到种类繁多的贴用四方联、八方联、小型张、小版张、大版张、小本票等实寄邮品。集邮者在交寄邮件时一定要恳请邮局务必按“骑缝加盖”方式盖销邮票。
图6是笔者收集的一件贴用普31中国鸟80分小本票内芯上海寄往澳门的带回执挂号实寄封,有1枚骑缝加盖上海杨浦23邮戳,完美无疑。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