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

珍邮故事:面值最高的邮票产生始末

图片

汉口加盖印花税票改作金圆邮票



1948年8月,由于全国各地通货膨胀,原本位币法币改为金圆,并规定法币300万元折合金圆券1元。一封邮资为法币15000元的国内平信折合成金圆券仅有5厘。邮政部门将旧版法币面值的邮票加盖金圆邮票使用。随着物价不断上涨,各地对高额金圆邮票的需求不断增加,由于用于加盖金圆邮票的旧版法币面值的邮票所剩不多,已无法满足加盖需要,遂又利用包裹印纸和印花税票加盖为金圆改作邮票使用,分别由上海现代书局、上海中华书局永宁印刷厂、上海三一印刷公司和汉口复兴印书馆等厂家负责加盖。

在这些加盖印花税票改作金圆邮票中,最珍贵的是1949年4月汉口复兴印书馆加盖于大东平版印花税票改作的金圆邮票。加盖的方式是上下用两排古典花纹将税票上的“中华民国印花税票”字样和原面值盖住,在两排古典花纹中间,上边一行横印“中华民国邮政”6字,中间一行是阿拉伯数值,下边一行是中文金圆面值。加盖的文字颜色有黑色、绿色和蓝色。50元、100元、500元和1000元4 种面值加盖于面值10元的绿色税票上,5000元、1万元、5万元、10万元、50万元、200万元和500万元共7 种加盖于面值20元的红棕色税票上。

全套汉口加盖印花税票改作金圆邮票共11枚,面值分别为50元、1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万元、5万元、10 万元、50万元、200万元、500万元。这套邮票发行后不久,由于物价飞涨,金融波动极为厉害,金圆券如同废纸一样,民间纷纷拒用金圆券,所以改作金圆的各种面值的邮票也随着货币一同退出了历史舞台,被“暂作银圆”改值邮票、银圆邮票、基数邮票、单位邮票所取代。汉口加盖印花税票改作金圆邮票中,面值为500万元的邮票堪称我国面值最高的邮票。加盖后的各种金圆邮票虽然使用时间不长,但损毁量巨大,见证了民国时期金圆券从发行使用到迅速贬值,以致币值崩溃的历史。

近30年来,汉口加盖印花税票改作金圆邮票(以下简称“金圆”邮票)多次上拍。

1993年1月,香港旭力集邮公司上拍了“金圆”邮票(50元至200万元为新票,500万元为旧票),最终成交价为1万港元。1998 年中国嘉德秋拍中,“金圆”邮票拍出了13200元。2002年中国嘉德春拍中,“金圆”邮票以8360元成交。2011年北京诚轩春拍中,“金圆”邮票以13800元成交。2012年上海泓盛秋拍,“金圆”邮票四方连(部分带厂铭和边纸)拍出了92000元。2013年4月,“金圆”邮票旧票在上海华宇春拍中以6380元成交。2014年举办的上海华宇春拍中,“金圆”邮票四方连(带下边纸厂铭)拍出了49.45万元。2015年6月,“金圆”邮票(轻微迹印、个别弱齿)在上海华宇春拍中以17820 元成交。2016年举办的上海华宇春拍中,“金圆”邮票四方连(部分齿孔撕开、微黄)以31.05万元易主。

2017年举办的上海华宇春拍中,“金圆”邮票四方连(微黄)以32.2 万元成交;同年9月,“金圆”邮票(部分背贴、有折)在赵涌在线拍出了14652元。2018年举办的上海华宇春拍中,“金圆”邮票四方连(微黄)以23万元成交;同年6月,“金圆”邮票在香港亚洲国际拍卖公司拍出了14950港元;在同年12月举办的北京保利秋拍中,“金圆”邮票以11500元成交。


来源:中国集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