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刍说我国票幅最大和票幅最小的钞票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和最早使用钞票的国家,钞票在全球统称为纸币,纸币就是一种用纤维作质地印制的货币形式,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形式,因为纸币具有轻便和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运输,特别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印制的纸币,还是一张有法定面值的微型艺术品。

你知道我国称’纸币”为“钞票”的历史沿革吗?我国在宋朝发明和使用的纸币,叫“交子”;元朝使用的纸币,叫“中统交钞”;明代使用的纸币,叫“大明宝钞”;到清代咸丰三年(1853)因发行了两种纸币,一种叫“大清宝钞”,一种叫“户部官票”,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经济交易中,就把这两种纸币合起来称为“钞票”,从此钞票的名称就从那时候叫起。


在世界印钞史上,我国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印制纸币和使用钞票的国家,而且还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票幅最大和票幅最小的钞票国家。


一、票幅最大的钞票“大明通行宝钞·壹贯”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在全国实行统一的铜钱流通制度,于洪武元年(1368年)颁布“洪武通宝”钱制,规定除了京城宝源局外,各省均设宝泉局铸造“洪武通宝”。但是由于朝廷财力不足,铜材短缺,铸造数量有限,出现供给困难。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贸易用钱量增大,不便携带的铜钱成为商业周转的桎梏,已经习惯于用纸币交易的商贾们再也不愿重为铜钱所累。在这样的情形下,朱元璋决定改用纸钞。“大明通行宝钞”(也称“大明宝钞”)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明会典》记载:“以桑穰为料,其制方,高一尺,广六寸,质青色,外为龙文花栏,横题其额曰‘大明通行宝钞’,其内上两旁复为篆文八字,曰‘大明宝钞 天下通行’。中图钱贯,十串为壹贯,其下云‘中书省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仍给犯人财产。’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


该张“大明通行宝钞·壹贯”被称为世界上票幅最大的钞票,因为长有33.8厘米,宽为22厘米,它的票幅比一纸A4(29.7厘米×21厘米)纸大。(图1)


图片

图1-大明宝钞


二、票幅最小的钞票“民国浙江地方银行·横版分币”


浙江地方银行的前身,是成立于清宣统元年(1909)的“浙江银行”,由当时清政府的浙江官银号(官钱局)与商股合资而成的。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组为“中华民国浙江银行”,1915年7月改称“中华民国浙江实业银行”,资本金100万元,由民国浙江省政府官股与商股合资经营(按官六商四的比例)。1923年3月,进行分股经营,分为官股、商股,官股改称“浙江地方银行”,商股仍称“浙江实业银行”。1929年,将“杭县工农银行”并入浙江地方银行,共有资金300万元。总行设在省城杭州,并在全省主要城市设立分行。


1941年的抗日战争中,随着中日双方激烈的战火比拼,经济领域也弥漫着无形的硝烟。由于日军大规模的对浙南抗日后方加强了物资封锁,使浙南地区印钞厂的原材料来源十分困难,为了节约原材料,印钞厂只得将钞票票幅减小。浙江地方银行在丽水重新雕版印制了缩小票幅的横版纸分币,分别为绿色壹分、蓝色贰分、红色伍分券,其中的绿色壹分和蓝色贰分的票幅面积只有51毫米×25毫米,比原来的竖版纸分币从票幅上小了三分之二(图2)。以红色5分为例,
              
图片

图2-浙江地方银行原竖版和后橫版分币


票幅只有壹元硬币高,蓝色贰分的票幅宽只有壹角纸币高,被称为世界上票幅最大小钞票(图2)。


图片

图3-票幅的大小对比


就是这么一套不起眼的小小纸币,不但见证了一段华夏的历史,一场抗日战争,而且记录了中国民族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在这种极端困难环境下诞生的钱币,既有传奇故事又有史料价值,并且已成为中国纸币收藏和研究爱好者的必备品种。近年来的横版1,2、5分全套市值价格,已经是面值的万倍以上。2020年12月12日,上海阳明拍卖有限公司举行的“钞史钩沉·中国纸币(二)专场”,1套95品的“浙江地方银行横版1,2、5分”,估价RMB 2000元。


通过“刍说我国票幅最大和票幅最小的钞票”一文,它带给人们不仅仅是收藏的兴趣满足感,更多的是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回顾和感悟。

来源:长沙集邮协会 作者:卢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