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意思吧,给评级币连币带盒又加了一个评级套。好在二者的分数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呢,听谁的?或许可以认为这是评级币贴再评级膏药的升级版,顺便还给里面NGC的盒子带来了保护。
悲从何来,虽然国内评级机构雨后春笋出现,但占市场主导地位的硬币评级仍然是NGC。这是一家美国公司,人家的计费是美元,一个最普通的评级差不多要100多,而实际成本才多少!所以不难看出,为何NGC会在上海开个分部,因为中国收藏者的钱太好赚了。顺便说一下,最近大家喜欢去美国本部评级而非上海分部,据传是上海评分太严格(相对应的是有些时候又在放水)。很明显,NGC评级也不是那么公正,在评级标准的把握上会受利益的干扰。
好何破橘,答案很简单,但又不容易做到。像图中这样长别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做法就别干了,虽说短期能赚钱;规范评级标准,对疑难币建立评级小组,制定评级报告,这才是专业且有理有据,美国的不一定好,国内的也不一定差;逐步脱离老外的那套评价标准,评出我们国人自己认为的最好(包括制作质量与制作工艺),真正去评判一个币的真伪,评价是个币的精良程度(类似中钞鉴定,但它们没做好)。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