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想买一套邮票很容易。可你想找一套自然信销邮票可就难了,去邮币卡市场转悠,或者上网,你也很难看到信销邮票的身影,即便有,也是早几年的存货了,或者是集邮者专门为了集邮目的“定制”的实寄封。好容易找到几个,再看价格,还真不便宜。
于是有个朋友突发奇想,问:现在邮票消耗越来越少,是不是收集信销邮票比较好?
这其中也有相当的信销爱好者在其中摇旗呐喊,本人也是非常喜欢收集信销邮票的,感觉有那种历史的沧桑感。而且在收集过程中,确实发现新进10年的旧票非常不好找,不但中国邮票如此,外国邮票也一样。现在找又便宜又成套的外国信销也就是法国和日本比较容易,如果是英国邮票,一套旧票也要几十块才能搞定。似乎这位朋友的论调真的是正确的。
但即使如此,我也不会考虑高价买旧票。大部分国家的集邮习惯都是收集新邮票,尤其在我们国家更是如此。一个戳敲下去,不管怎么样画面都会被影响。如果对邮戳情有独钟,不如去收集首日封或者出世纸等题材。非要邮戳和邮票在一起打架,实在没有必要。
为了佐证这一点,我们拿比较有代表性的德国邮票为例,比如2004年的德国全年邮票,在米歇尔目录上,新旧票价格基本相同,而市场价格新票大约为20欧元,盖销票(之所以用盖销是考虑信销品质不统一)大约5欧元。
另外还有个问题,就是旧票虽然好保存,但旧票本身已经不存在品相完美一说,保存也简单,不用过多考虑背胶等问题,后期继续损耗的系数远小于新票。所以后期价值是应该持平的或跟随新票价值缓慢抬升。
相反,新票则会在保存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存量减少,时间越久,品相完美的邮票就越稀少,价值则会慢慢升高。
一些原本价格低廉的邮票,也会因为大量消耗导致上涨,尤其是版张这种更不容易保存的品种。
另外大家可能还忘记了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新票变旧那是很容易的,直接盖戳就可以。但如果旧票变新很难做到。所以旧票价值大于新票,本身就很难站住脚。况且很多存世量大的新票往往最后消耗也非常大,这也是很多普票新票最后反而保值的原因。
温馨提示:内容来源外邮之窗,旨在分享集藏知识,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