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朋友在群里晒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闭幕邮戳集》,售价68元,因为其中有两套被市场炒得价格很高的冬奥吉祥物(即冰墩墩和雪容融)邮票,所以这个68元还是很值的。不过我看到这个邮戳集,心里却是不舒服,而且是很不舒服,为什么呢?
问题就在于邮戳集里的邮戳。
根据中国邮政的规定,邮政部门有义务为集邮爱好者提供规范的邮资凭证盖销服务。一般说来,对这种“规范”的理解包括:邮政日戳只能用于盖销邮票和邮资凭证,用户要求盖销的邮票必须贴在空白信封、邮资封片及邮戳卡、专用集戳本上,只限用当天使用的收寄日戳加盖,不得调整日期时间。空白信封、邮资封片及邮戳卡等销票时,不得加盖多枚(不同主题、不同时间或不同网点)收寄日戳等等。
尽管各个邮局对这些条款的解释不同,但有一条是大家普遍认可的, 那就是邮戳不能盖在没有邮票或邮资凭证的空白纸上。
但恰恰是邮政部门发行的这一本邮戳集上,却赫然将几十枚邮戳都并排空盖在没有邮资凭证的空白纸上,并且作为商品进行出售,商品名称就叫邮戳集。
不管这些邮戳是盖上去的,还是印上去的(我想大概率是印上去的),算不算是邮戳?如果算,那就是违反了邮政本身的规定,自己打自己的脸;如果不算,那作为邮戳集销售,是不是欺骗消费者?
经常在邮局看到要求盖戳的集邮者与邮局工作人员吵架,矛盾焦点都集中在盖戳规范上。如果集邮者拿着这样一册邮戳集来证明自己的要求是正当的,邮局工作人员如何解释?
关于盖戳规范,邮政部门带头违反,这是其一;其二,邮政关于盖戳的规定没有做到公开透明,集邮者不知道,工作人员现场也拿不出令人信服的文字规定;其三,对某些条款缺少明确具体的解释,如不得加盖多枚(不同主题、不同时间或不同网点)收寄日戳,集邮者长期的习惯做法是用风景日戳销票时,在封片空白处加盖一枚同一邮局的普通日戳,可不可以?对此,不用说集邮者的理解大不相同,就连各个邮局的理解都完全不同。为什么邮政就不能给予个明确的解释?
所以,总是吵架。很多吵架,集邮者认为自己是据理力争,邮局工作人员也很无奈。
原文标题:中国邮政,集邮者为什么与你吵架
来源:小红书
作者:笑溪的旅邮笔记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