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邮票小,却以方寸之地成为政治、经济、民族历史的缩影,成为文化与进步的象征。邮票虽小,却以邮传万里使整个世界紧密相连,成为和谐与友谊的使者。
邮票作为邮资的凭证,其延伸出的文化意义,正影响和吸引着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群。邮票的确储存着人类的知识,凝聚着人类的力量,记载着人类的历史,所以我国也就一度成为集邮爱好者最多的国家。

集邮活动是随着邮票的诞生而出现的,1840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种邮票在英国发行,因为这张邮票整体是黑色的,当时不管信封要寄到哪里都只收一便士,因此得名“黑便士”。
发行的当天,不列颠博物馆格雷博士特地到邮局买了邮票留作纪念。他后来编写了英国早期的邮票目录,倡导集邮活动。格雷称为世界上第一个集邮爱好者。
1841年伦敦一位年轻妇女在《泰晤士报》上刊登广告,征求用过的邮票,用以裱糊她的梳妆室。随后英国出现了邮票热。到19世纪50年代,已有20多个国家发行邮票,邮票种数增多,集邮盛行起来。
在我国,大规模集邮活动,是文革结束后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逐步恢复起来,掀起了一个集邮热潮。当时中国的邮票在选题、设计、印刷质量等方面都是不错的。当时时尚的青年人有四大业余爱好——集邮、摄影、音乐和旅游。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新中国第一部反映集邮活动的电影《邮缘》被搬上了荧幕。

看到邮票成了紧俏商品,纪特邮票在邮局也不容易买到,有些邮票甚至价格上涨超过几百倍甚至上万倍,你是否也想着去集邮呢?甚至把集邮作为自己的终生爱好?
那么集邮究竟有什么好处?集邮有些什么注意事项?集邮能得到什么乐趣?这些都是对集邮感兴趣的人们希望得到的答案。还是那句俗话:“要知桃花源中事,须问桃花源中人”,集邮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要把集邮把作为自己终生的兴趣爱好了。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集邮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收集邮票是一种比较好的投资方式,很多集邮爱好者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80年时没买一套猴票16连张。1980年,作为生肖邮票“领头羊”的第一轮猴票印制发行时,一枚仅卖8分钱,当时集邮市场上卖到1毛钱。
俗话说得好,拥有1980年猴票大版,就是拥有一套洋房,这也确实说的很有道理,一百一十万的价格确实和房价相媲美,并且在此之前其价格还更高,只是近期有所回落罢了,不过其价格仍然处于高处。
不过,那些能够升值的或者说有一定收藏价值的,都是早期的邮票,就目前所能看到的任何寄信的邮票,无论形式如何,均没有升值空间,而且大部分是普票,或者不成套的纪特类邮票,因此也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

集邮可以扩大你的知识面,每一张邮票中就有属于他的文化价值,有属于他的一些小知识。邮票题材十分丰富,集邮爱好者从邮票上可以获取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历史、天文、地理、体育、卫生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乐趣。
每一枚邮票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游览邮册,即获得了信息,又充实了生活,可使人获得神游之乐;邮票又是艺术珍品,时代的烙印,美的化身,使人获得艺术之乐。邮票还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名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历史、地理、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动植物被等等各方面的状况。
邮票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描绘了大千世界、万物天地,是一个知识的宝库,你可从中学习到很多的知识!
集邮可以修身养性,培养耐心和爱心。作为收藏爱好者,我们都知道,其实在收藏某一类型东西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也会有很多东西需要不断地积累。比如说,要收集好完整的一套邮票,就需要我们朝着这样的目标付出很多的努力,所以我们也在这个集邮的过程中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目标感,能够有更强的意志力。
人们从一枚数套邮票买起,当时并不需要多少钱,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进而达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随着邮票越积越多,人们从邮票中获得的信息多了,知识丰富了,视野开阔了,审美能力提高了,美好的思想境界产生了,因此,说集邮可以修身养性是一点也不假的。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