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中华邮政总局出版的《民国十年邮政事务总论》一书的中文版中,有关万寿邮票的发行原因出现了一种新说法:
清光绪二十年发行之邮票,咸知为中外通商(五十)周年之纪念,又因庆祝慈禧太后六旬万寿而发行者。
中华邮政总局出版的邮政事务总论,具有权威地位,所以这种说法为不少刊物沿用,还把邮票上的江海帆船图解释为隐寓通商之义。
事实的确如此么?
在清代和民国初年,许多邮政文件以英文为主,中文本反倒是译本。
该书英文及法文版的记载实际上很清楚:
“1894年票,习称万寿票(Jubilee Series) —为增加慈禧太后的荣耀而发行。”
中文本译作“通商纪念”的关键,就在于错误地理解了Jubilee的词意。
按英语 Jubilee即可作“庆典”解,又可作“五十周年(或二十五周年)”解。译者考虑“五十周年”无法与“六十寿辰"相契合,所以想当然的翻译作“中外通商五十周年”来自圆其说。
1893年在上海确实有过“纪念通商五十周年”的活动, 上海工部局书信馆还为此发过两套共8枚纪念邮票以及纪念邮资封、片、简等。
当时上海海关经请示总税务司署后,于是年11 月17日封关一天。但这只是上海海关参加地方性活动,其他海关均照常办公。
海关文件关于发行万寿邮票的原因,并无“通商纪念”之说。
毕竟,作为“合适机会”,“通商纪念”,远不如“太后生日”。
1843-1893 “纪念通商五十周年”加盖邮票
1843-1893 “纪念通商五十周年”邮票
1843-1893 “纪念通商五十周年”加盖邮资封
1843-1893 “纪念通商五十周年”加盖邮资片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