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就它!
2021年11月11日,广东南天司法鉴定所;
鉴定专家: 徐代化,张海山
放大看,它长这样:
鉴定证书里说,它是小型张
其实这种版式的票,真不知道应该叫什么
小全张?显然不行,它不全!
小型张?扯淡啊!除了伪专家谁会这么叫它?
编年邮票里有赠送版、小版张挺类似这种版式
姑且称之为带引号的“小版张”吧
“小版张”拥有人符春晓,是不是有点印象?
对,就是2020年国庆节最后一天,
在香港油麻地弥敦道
报警“被盗50亿港元”藏品的人
圈内一举出名, 还被百度收录了
至于两位签名的专家,都有公开资料,有兴趣的可以去查看,但是没有一位懂邮票的。明显的外行指导内行。 而且都能鉴定到1934年这么具体的年份,有这么厉害?
著名的碳十四鉴定方法?显然不行,因为即使进行高精度的测量,也存在正负20-40年的误差,不可能鉴定具体到1934年!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的《法学大辞典》有这样的介绍:
“文件年代鉴定是对文件制成时间的鉴认识别。认定某一文件或其中的某一部分书写或打印的时间,有助于查明文件中是否有涂改,文件是否被伪造,及其他与案件有关的事实。对文件制成的绝对时间的检验难度较大,通过研究文件内容、文件格式与用语,制做文件的物质材料生产与使用时期等,可以判断文件或其中某一部分制成的大致时间,可判明其制成于某一时间之前或之后。”
这两位鉴定所的专家真能鉴定出他们不懂的邮票的年代,还能具体到1934年么? 如果真有这么厉害,可以去中国政法大学给有真才实学的教授们做培训了。
如果不出所料,这两外专家也只能根据印刷在上面的一九三四年,和符春晓的坚定立场,再查查目录的确有这种邮票,“鉴定”出它是1934年的东西。
这个邮票的真票的确有,但没有这样的。
真票是1932年石版印刷,非常难得一见。
1931年9月,赣西南、闽西两革命根据地扩展成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1年11月,在瑞金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932年4月,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总局,统一管理和指导苏维埃邮政,印制发行苏维埃邮政邮票,行用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直辖各省,部分省邮务管理局也曾发行苏维埃邮票。
这套邮票的设计者,黄亚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总务厅出版处处长,设计过苏维埃钞票、邮票和税票。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临时中央政府总务厅召集出版处的同志开会,商量设计苏维埃邮政邮票的问题。项英副主席对黄亚光说:“你会设计钞票,也会设计邮票吧。”便把苏维埃邮政邮票的设计任务交给了黄亚光。
第一次设计了这套邮票里的半分、1分、3分。 黄亚光设计以后,把邮票图案草稿送交副主席项英,项主席同意付印。
1932年四五月间,中央红军东路军取得攻打漳州战役的重大胜利,缴获大批军需品和物质,其中包括印刷设备和材料。
此时,毛泽民被派往东路军负责支前和筹集国家银行资金,再漳州亲自选定了一批印刷设备和材料运回瑞金。
这枚三角票,就应该是红军攻克漳州后,采用新的印刷设备技术印出来的。
黄亚光第二次设计了的另外四种面值,为:5分、8分、1角、3角。这几种邮票同第一次设计邮票比较,人物增多,线条复杂。
“三角蓝灰色三角行军图,24.5x22.5毫米,毛边纸质。
图案正中为肩扛步枪,排队行军的红军战士。远处为乌云,乌云背后放出道道霞光。
图案上部顶端为弧形框,内书“苏维埃邮政”,弧形框两端为图案上部两个内角,各绘一圆圈,内各书一表明面值的“叁”。两个“角”字之间,绘有空心圈点相连。两个“叁”字和两个“角”字上下之间,各绘有一个几何形柱子,柱子两端各绘有4个圆形圈点。图幅四边用空心方形边线装饰。该票印刷清晰,主图只占票幅的二分之一,但仍然给人以逼真的感觉。”(中国邮票史)
对比以上资料,放大看看“小版张”里的票符合实寄当时的设计情况么?
1. “小版张”里的线条十分粗枝大叶,并不复杂。
2. “远处为乌云,乌云背后放出道道霞光”中的乌云,变成了万里无云!
3. “叁”字和“角”字上下之间的柱子两端”,上端有4个圆形圈点,但是,下端却是5个圆形圈点!
4. 而且,看看中心那个战士,脸朝着你的那位
怎么看怎么像二哈
可以举报他侮辱军人么?
粗制滥造的臆造品!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