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评2022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
1、《壬寅年》:万万没想到,四轮生肖进行到下半程的时候,风头突变,首先邀请第一轮的设计者重新出山的思路被打断了(不过从最近发行的《壬寅大吉》来看,如果真请张先生设计,估计会被喷成翔吧),其次风格不对了,前六套总体偏写意(仅《狗》较写实),但是《虎》完完全全写实了,生肖邮票不等于动物邮票啊同志们!再一次强调!最后,小本票竟然加价了,16除以2.4明显不是整数,所以明年小本票到底含几套邮票,以及装帧上有没有突破,是个看点。
2、《中白建交三十周年》:从2019年开始,频繁发建交题材,名字非常直白,都是“中X建交XX周年”,非常无趣,简直就是个JP的题材。而根据发行的内容和枚数(2枚),完全可以以邮票表现内容为题(如“贡嘎山与波波山”“城市与河流”等),否则1枚足矣。
3、《中国名亭(二)》:18年了,邮人千呼万唤,名亭终于有了下文,没有太监,由此可见中国邮政的发行规划是多么混乱!期待第二组能延续第一组的风格,请专业的设计师手绘,不要照片PS一下糊弄过去了!但是也不要请没设计过邮票的画家来设计,他们不懂邮票的印制特点,设计出的图稿不容易出彩,比如《龙虎山》《清源山》《福建土楼》等,都有这个特点。
4、《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纪念》:开幕式发2枚,已经超过了08奥运,但是没有闭幕,所以也能理解。但是千万不要一枚会徽一枚吉祥物,展现出冰雪特色才是正道。
5、《中墨建交五十周年》:同《中白建交》的点评。
6、《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五)》:前四组差不多已经把前八十回发行完了,看来最后一组要按通行本发后四十回的内容。作为红迷,本人特别讨厌后四十回,2014年规划发行的时候,就表示过对后四十回取舍的疑虑,不知邮政是按照前80回发行五组,还是按通行本发行五组。现在看来,明年应该就会出现诸如“黛死钗嫁”“宝玉出家”之类的情节了。
7、《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这套票的出现让我非常意外,首先题材上特别像香港十年前发行的系列邮票,其次枚数上也很不一般,要知道上一套7枚成套的邮票,还是1981年发行的《庐山》!《庐山》已经是JT中的精品了,希望明年这套设计印刷也能成为精品。
8、《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这几年意识形态的邮票比较多,这也和中央的精神有关。明年这套,怎么看都和十年前的那套完全一样,就连面值都一毛一样。
9、《中国古镇(四)》:古镇系列三年一发,发一套打折一套,明年还要发,不知何故。其实小编个人最喜欢第一组,无论是票幅还是设计,都比后面两组出彩。以前有传言这个系列也和《美丽中国》普票一样,每个省选一个古镇,但是浙江的古镇已经出现两次了,第四组可否给其它省一些机会呢?
10、《洞庭湖》:原计划今年发行的,不知何故推迟到了明年,规模和面值都没变,4+1的待遇着实不低,期待好好设计一下(希望还是杨文清老师操刀)。
11、《我和祖国一起成长》:发行日期放在6月1日,明显又是一套儿童画题材。此类题材这两年极不受欢迎,特别是今年的作品选,几乎和成人画作无异,集邮爱好者颇有微词。
12、《东南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高校题材本身不错,可惜当初缺少规划,加上设计上一直没有摆脱束缚(仅在外形上做文章),这几年基本上出一套打折一套。
13、《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一枚JP足以解决的题材,非要夹在冬奥之年凑热闹。
14、《张仲景》:古代名人系列原以为停了,没想到竟然死灰复燃,都是没见过的古人,凭想象画的,有什么意思一个又一个地发呢?纵览全年计划,似乎是小型张不够,邮政缺少圈钱的利器,又用这个已经臭了的系列,再强行加一枚小型张。在此需要澄清一个问题,就是很多自媒体说2019年该系列就停了,2020-2021年没有再发,这简直是胡扯,去年的《华佗》忘了么?而华佗和张仲景都是医学领域,这种重复简直是浪费。
15、《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通过一百周年》:去年是《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出版100周年,今年是党的百年大庆,明年是党章100周年,很有意思啊。
16、《中国篆刻》:按现在设计师的思路,似乎就是一次平面设计作业了,如果真要是4枚篆刻作品,那我觉得真的浪费了这个题材。小编个人希望能把印石、刻刀、印床等篆刻工具以及篆刻的流程,结合中国历史上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篆刻作品加以展示,这样才不负这套邮票的题材和4枚的规模,毕竟,小编曾经也自学过篆刻,对此很有感情和兴趣。
17、《秦腔》:戏曲剧种系列的第五套,但是五大剧种尚有越剧和评剧没上邮票呢,看来还是陕西省的工作做得比较到位啊,浙江和河北要努力啦!
18、《中国空间站》:航天历来就是热门题材,加上最近几年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神舟载人飞船的陆续发射,中国空间站的陆续建成,可以说这套票绝对是明年最火的题材之一,4枚希望好好设计。
19、《动画——黑猫警长》:不放在6月1日发行的少儿题材,事实证明也出不了什么圈。但还是希望能把中国的经典动画片都搬上方寸。
20、《中国现代科学家(九)》:从发行日期来看,应该是为了纪念今年去世的袁隆平先生。一代一代的科学家,为了新中国,为了人民,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们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这个题材,值得永远发行下去!
21、《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同样是120周年,同样是985,不同的是,这是中国高校题材邮票中第一个师范类高校,希望设计上能突破常规,突出“师范”的特色。
22、《杭州2022年第19届亚洲运动会》:奥运会在中国都已经不香了,何况亚运会乎?体育题材越发鸡肋,不是没有道理的。
23、《虎(文物)》:龙、凤都发了,虎应该也不能落下,不过不知道会不会以后把其它九个生肖也按文物发一遍?
24、《鸽》:万万没想到的一个题材,不知道为什么会安排这样一个题材进去?论宠物,养猫养狗养鱼的最多,养鸟也以小型鸟为主,养信鸽的毕竟占比很小。如果要是和平鸽,那更无趣了,象征意义的东西已经出现过多少次了,专门发4枚是何意?且看到时怎么安排。
25、《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从十七大开始,党代会邮票统一为2+1的模式,明年党代会的主题,从即将召开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就可见端倪。希望设计上能有所突破,不要又是人民大会堂、高铁、载人飞船之类的元素堆砌,集邮爱好者早已厌烦。
26、《国家公园》:也是一个香港和美国多年前常发的题材,一年发行多套风景名胜,实属不易,希望设计上多多用心吧。
27、《姑苏繁华图》:明年唯一的古画题材邮票,但是区区6枚要展现十二米长的画作,票幅是不是要开创新的纪录了?对比十年前的八十七神仙卷,首先当年的邮票名为《八十七神仙卷(局部)》,不要小看这“局部”两个字,这就明确告诉集邮者只是取其中一小段设计成邮票;其次当年发行了小本票,而这次计划中并未说明发行小本票,虽然因为带不带小本票预订款差了30元、从而不排除增加发行小本票的可能,但我个人更倾向于6枚票+若干枚附票,印制成套票小版张的猜测。
28、《水电建设》:不知道表现元素会是什么,也许是发电设施,也许是水电站建设,因为2枚的规模,所以不好猜。
纵观2022年的发行计划,对小编个人而言,可以用“出乎意外”来形容。《自然遗产喀斯特》《国家公园》和《鸽》是最让小编没想到的三个题材,前两个是因为港澳台和国外曾经已经发行成系列了,而我国迟迟不发,最后那个我认为压根不够格,何况一下发行了4枚,很难理解。而名亭的起死回生、古代名人的死灰复燃、弘扬传统文化的篆刻、展现大国实力的空间站,也让小编没有想到。所以总体来看,还是有惊喜的(虽然也有惊吓),唯希望设计和印刷上能出彩,不要浪费了这么多年来这么有突破性的题材。
来源:集邮爱好者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