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與都江堰精製流通幣》投資價值報告
【交易代碼】:205021
【藏品名稱】:青城山與都江堰精製流通幣
【交易單位】:枚
【首日掛牌指導價】:398元(CNH)
【最小價格波動單位】:0.1元(CNH)
【單筆最大委託量】:40
【最小提貨數量】:1
【上市日期】:2021年03月22日
【託管倉庫】:中藏倉儲有限公司倉庫
一、《青城山與都江堰精制流通币》簡介
1、基本信息
【藏品名稱】:2005世界文化遺産第四組-青城山與都江堰普通紀念币(精制)
【藏品類别】:普通紀念币
【藏品志号】:--
【藏品面值】:5元
【發行時間】:2005年5月12日
【發行量】:2萬枚
【實鑄量】:2萬枚
【質量】:精制
【重量】:12.8克
【材質】:黃銅合金
【成色】:99.9%
【規格】:直徑30mm厚度2.5mm
【正面圖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國徽年号
【背面圖案】:都江堰水利工程主體部分--寶瓶口(主景);魚嘴分水堤等都江堰水利工程建築(背景)
【鑄造單位】:沈陽造币廠
【發行機構】:中國人民銀行
【裝幀單位】:康銀閣錢币有限責任公司
2、藏品特點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鼈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爲水旱從人、沃野千裏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靂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爲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爲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寶瓶口,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它是人工鑿成控制内江進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寶瓶口。留在寶瓶口右邊的山丘,因與其山體相離,故名離堆。離堆在開鑿寶瓶口以前,是湔山虎頭岩的一部分。李冰根據水流及地形特點,在坡度較緩處,鑿開一道底寬17米的楔形口子。峽口枯水季節寬19米,洪水季節寬23米。據《永康軍志》載“春耕之際,需之如金,号曰‘金灌口’”。因此寶瓶口古時又名金灌口。寶瓶口是内江進水咽喉,是内江能夠“水旱從人”的關鍵水利設施。由于寶瓶口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曆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寶瓶口寬度和底高都有極嚴格的控制,古人在岩壁上刻了幾十條分劃,取名“水則”,那是我國最早的水位标尺。
青城山,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東距成都市區68公裏,處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裏處。景區面積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閣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爲前山和後山,群峰環繞起伏、林木蔥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青城山,一名丈人,一名赤城,一名清城,西嶽佐命之山。爲十大洞天第五洞,号曰“寶仙九室之天”,在青城縣青城山洞,周回二千裏,屬青城丈人治之。環列三十六峰一百零八勝景,諸峰環繞狀如城廓。青城丈人,黃帝所命也,主地仙人,是五嶽之上司,以總群臣也。丈人領仙官萬人。道士入其嶽,丈人服朱光之袍,戴蓋天之冠,佩三庭之印,乘科車從衆靈,而來迎子。
紀念币是一個國家爲紀念國際或本國的政治、曆史、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傑出人物、名勝古迹、珍稀動植物、體育賽事等而發行的法定貨币,它包括普通紀念币,精制币和貴金屬紀念币。精制币限量發行。紀念币的主要特點是限量發行及具有特定主題,因而擁有較高的收藏價值。精制流通紀念币的精制版是與紀念币同步誕生的,但制作工藝有區别,精制币的工作模具底面抛光後鍍硬鉻,浮雕面采用能夠充分體現浮雕結構、層次及透視關系的噴砂工藝處理;坯餅采用逐枚手工抛光處理;産品壓印采用單枚多次壓印;成品表面質量和單枚質量進行逐枚檢查;産品包裝采用單枚包裝/裝幀方式等。而普制币就沒有這些特殊的工藝。精制币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的慶祝建國35周年紀念币的發行,早期主要用于對外宣傳和禮品,在後期則直接面對收藏市場。雖然央行說明精制币計入紀念币發行總量,也是法定的流通貨币,但是由于溢價率較高和制作精美,精制币幾乎是脫離了流通領域,成爲了收藏和投資的精品。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