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邮销售模式,集邮没有前途了吗?
划清新邮和老票的界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集邮收藏出现了一种观点,还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这个观点是:只有新邮销毁了,集邮收藏才能兴旺;只有新邮进入使用领域消耗,集邮收藏才会有前途;邮票的实用功能弱化了,集邮收藏没有意义了。这是不是说新邮兴旺才是集邮收藏的灵魂呢?新邮能否带动集邮收藏升温吗?这得从新邮当前的销售模式说起。。。
当今集邮走到这步田地,绝非偶然。眼见消耗无望,减量无效,而截留控盘,暗中抛货却已泛滥,甚至成为常态。面对此情此景还对新邮救市抱有幻想,只能是自讨苦吃。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目共睹:新邮进入通信领域消耗是几年前管理层面对央视记者采访时的承诺,如今已经不了了之;热门品种摇号结果还没公布,就已经开始有截留货源向市场倾销了;新邮预定低于面值向大户推销已经是公开的秘密;热门品种与冷门品种搭配而出,热门品种被炒高,冷门品种被打折。。。更令人沮丧的是,这些怪像正在常态化!所以新邮减量已经是1988年以来的最低点,但打折依旧。。。
面对新邮销售模式的常态化,是不是集邮收藏没有前途了呢?
首先是辩证的看待新邮。新邮作为新生儿,它是未来起到传承作用的,他原本没有承担集邮收藏兴旺与否的能力的。虽然新邮收藏和研究可以鼓励,但把新邮看作集邮收藏的晴雨表则是不妥当的。我们大可不必因为新邮供大于求而沮丧,不必因为新邮不销毁而遗憾,不必因为新邮没有消耗而叹息,这和集邮收藏无关。这就像古玩的收藏流传千古,会因为现在没有使用价值而消亡吗?会因为现在不生产了而消亡吗?当然不会! 因为古玩收藏的精髓不是新品所能替代的,集邮收藏也一样,它的内涵也不是新邮所能替代的。
其次要明白炒作新邮的危害是什么?这个话题说了很多,但是今天的形势使得我们对此要有新的认识。这些年集邮市场经历了数次新邮炒作,结果怎么样呢?集邮从无到有,从有到兴,从兴到盛,从盛到衰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转变是值得我们回顾总结的。
综上,重新认识新邮,划清新邮和老票的界线,是集邮收藏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希望能引起更多的集邮人士关注。
❖来源:毕氏邮品网
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