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界约定俗成读为“封坪”钱的战国圆孔圜钱,其钱上所铸二字的释读一直众说纷纭,有“封坪”、“阴坪”、“武坪”、“广平”、“往坪”、“至平”多种观点。作者考证后认为,应为“址坪”二字,该钱应叫“址坪”钱。作者同意前人关于“址坪”为战国城邑的判断,并根据发现的“垣址坪”村这一地名,进一步猜想战国的“址坪”在“三晋”,且可能就在现山西省运城市东北部的垣曲县、绛县、翼城县或晋城市西部的沁水县、阳城县一带区域,并极有可能与“垣”钱铸于同一时期,为魏铸,而非前人认为的战国末年秦铸。
战国环(圜)钱中,
学界对“封坪”钱的释读一直众说纷纭。该环(圜)钱到底应该如何释读?钱上的两个字是不是城邑名?如果是城邑名,那这个城邑位于现在的哪个地方?这枚钱应该铸造于战国的哪个阶段?由那个国家所铸?作者经过考证,有所心得,愿将结论和猜想与读者分享。
一、这两个字是什么字
“360百科”“封坪”词条:“封坪是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战国圆孔圜钱之一。铸此钱应在战国末年,没过多久就停铸,所以后世遗存极少,如今极其少见,
伪品甚多。”豆丁网《圜钱珍品两枚》(责编:陶贝):“‘封坪’圜钱,关于此钱的释读一直众说纷纭,最早有释作 ‘阴平’。先秦币文中‘阴’字出现较多,但并无此种写法,故释‘阴平’不妥。后民国大家方若认为当释‘武平’,依据是首字写法类似空首布‘武’。《史记·赵世家》:赵惠文王二十一年(前278年),‘赵徙漳水武平西’。此武平在今河北文安县北,战国时属赵。赵国于此地曾铸‘武平’尖足布,布文写法与该钱文明显不同,故释作‘武平’亦有些牵强。也有释作‘封坪’或‘封平’的,地望待考,《中国钱币大辞典·先秦卷》认为“在今山西蒲县西”。当代古文字学家何琳仪认为应释作‘广平’。《汉书·地理志》有广平国,为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置,宣帝时改为广平郡,其地在今河北曲周县北,战国时属赵。”刘大有《先秦“封坪”环钱发现记》(《甘肃省钱币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专辑》2001年)“丁福宝《历代古钱图说》当为先秦封坪地名钱。”可见“封坪”之说来自于丁福宝的《历代古钱图说》。
黄锡全《先秦货币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P307页)释读为“广平”,战国属赵。黄锡全与何琳仪不知谁引自谁。黄锡全《解析一枚珍稀环钱——出土文献、传世文献、古币文字相互佐证之一例》(《收藏》2015年15期)中又将此钱认为“往坪”。
《中国历代货币大系·1.先秦货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第一版)在“圜钱(附方孔圆钱)” ,P31页)中将该钱写作“至平”,在1026页的图例中将第一个字用方框替代,将第二个字认作“坪”。看来,将第二个字认为“坪”字大家无争议,与现代汉字的书写差别只是一个左右结构,一个上下结构。那么第一个字是什么字?是“封”、 “阴”,“武”、“广”、“往”、“至”吗?笔者查阅了古文字工具书《战国文字编》(编纂:徐在国、吴良宝,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2015年12月第2版),
发现这两个字是“址坪”,“址”(P386页)出自于“货系”(《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货币》,未标注版别,可能是最新版),“坪”(P879页)出自于“三晋”(《三晋货币》)
。该钱两个文字与现代汉子的书写差别均为上下结构与左右结构的差别,难难就难在第一个字“止”部的写法辨认上了。该钱应为“址坪”钱,而非“封坪”钱,更非什么“阴坪”、“武坪”、“广平”、“往坪”、“至平”钱。作者猜测《中国历代货币大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版)可能解决了对该字的识别问题,但因该书定价较贵,网上无扫描版,作者未对该书2014年8月版做过查阅,有待感兴趣的读者查证。
二、“址坪”是什么意思
“360百科”“环钱”词条:“魏国所铸钱币……,如垣(山西垣曲西,战国魏邑)、共(河南辉县,战国魏邑)、屯赤金(山西盐池东北,战国魏邑)等圜钱,都是魏国铸币,也是魏国受到秦币影响而出现的新币。……与蔺、离石圜钱相近的还有皮氏(本属魏邑,公元前270年被秦占)、平原(河南济源西北,本属魏邑,大概公元前242年秦建东郡时已归秦)、济阴(公元前290年魏献河东400里,济阴归秦,公元前257年魏国的信陵君与赵得胜,收复河东,秦再度取河东已在战国末年)、封坪(今陕西浦县境,本属魏邑,与洛阳同时归秦,铸此钱应在战国末年,没过多久就停铸了,所以后世遗存极少)、武安(河南武安西南,公元前259年秦派王义攻取,武安入秦)、黍垣一釿、漆垣一釿(为一地所铸。战国时漆垣为魏国的西河之外,公元前296年,齐韩魏联军攻秦,秦还魏河外二地。公元前290年,魏又献秦河东地400里,漆垣又入秦)等圆孔圜钱。”那么应该可以基本认定,“址坪”是战国时的一个城邑。
三、“址坪”在哪儿
豆丁网《圜钱珍品两枚》(责编:陶贝)中所考证的“武平”河北文安县说、“封坪”山西蒲县说,“广平”河北曲周县说,地理位置都在“三晋”范围内。刘大有《先秦“封坪”环钱发现记》(《甘肃省钱币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专辑》2001年)说自己的“封坪”钱得自陇南礼县,出土自礼县,进而似乎推断“封坪”在礼县。“360百科”“环钱”词条“封坪(今陕西浦县境……)”的介绍应是错误的,陕西没有“浦县”,只有渭南的“蒲城县”。山西省临汾下属有“蒲县”,我判断应该是“360”百科“环钱”词条编辑人员错将“山西蒲县”打错成“陕西浦县”,其出处应引自《中国钱币大辞典·先秦卷》。从其他环钱对应的城邑判断,“蒲县”说有一定可能性。但如读为“址坪”,“址坪”到底在哪,需要重新研究。结合“址坪”中“坪”字为“三晋”写法,“址坪”邑应在“三晋”地区,也即不出山西、河南中北部、河北大部、内蒙前后套、陕西北部及关中的渭南中北部这一大区域。
作者用“址坪”二字作为主题词在网上搜索,发现了一个让作者不禁拍案惊叫的地名:“垣址坪”,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与翼城县的交界处,是绛县么里镇下辖的一个位于中条山高寒山区的行政村。绛县之南就是垣曲县,而魏环钱的“垣”钱被认为铸自垣(山西垣曲西,战国魏邑),垣址坪村在地理上距垣邑比较近。作者猜想,垣址坪村这个名字很可能是一个从战国时代保留下来的古地名,背后有深藏的历史文化信息,与“垣”和“址坪”两个古城邑有关系。甚至垣址坪村很可能是就是战国时“垣”与“址坪”的交界地,或“址坪”就在垣址坪村。把地理范围再稍扩大一下,作者认为,战国的“址坪”可能就在山西省运城市东北部的垣曲县、绛县、翼城县或晋城市西部的沁水县、阳城县一带区域之内。
如上述猜想成立,则需解决今人对垣邑位置的争议。《中国历代货币大系·1.先秦货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第一版,P31页)在“圜钱(附方孔圆钱)”引用《史记正义》中“秦以垣为蒲阪、皮氏
。【正义】:蒲阪,今河东县也。皮氏故城在绛州龙门县西一里八十步。……十八年,错攻垣、河雍,决桥取之。【正义】:盖蒲阪、皮氏又归魏,魏复以为垣,今重攻取之也。”的解释认为“垣”就是“蒲阪”(现山西运城市代管的永济市)。作者认为结合《史记索隐》中“秦以垣为蒲阪、皮氏。【索隐】:‘为’当为‘易’,盖字讹也。”的解释,认为《史记正义》“盖蒲阪、皮氏又归魏,魏复以为垣,今重攻取之也。”的解释是为了圆“秦以垣为蒲阪、皮氏。”的逻辑,是错误的;按照《史记索隐》对“秦以垣为蒲阪、皮氏。”“‘为’当为‘易’,盖字讹也。”的解释,“十八年,错攻垣、河雍,决桥取之。”无刻意解释的必要。
ZZZZ
“垣”应就在现在的垣曲县境内,且史家认为“河雍”在现在河南省济源市西南,距垣曲很近,“错攻垣、河雍,决桥取之”在地理逻辑上是通的。所以,作者仍坚持前述对“址坪”所处地理范围的判断。对“皮氏”多解释一句,其位于现在的河津市阳村乡。
四、“址坪”钱是秦铸还是魏铸,铸于何时
“360百科”“环钱”词条:“从以上论述的情况来看,有几种迹象值得注意:一、除魏国的垣、共字圜钱外,其余的圆孔圜钱均在战国末一二十年内铸行。二、上述圜钱上的文字多为城名,多在黄河中流以东的汾水流域,黄河以西的洛河流域,以及黄河以南的伊洛河流域,恰是当年秦和周王畿及赵、魏接触的地带。三、上列圜钱除垣、共两种圜钱外,其余很稀少,有的迄今还是孤品,可见距离秦国统一六国改革币制的时间不会很长。四、出土最多的是垣、共字两种圜钱,特别以垣字圜钱出土居多。圜钱总的出土量很少,在战国时期的币制中,仅是一个小小的体系,但它是战国中期以后各地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商品交换更为频繁、货币日趋统一的主要发展标志,它也是一种承上启下的重要的货币形式。”《中国历代货币大系·1.先秦货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第一版)在“圜钱(附方孔圆钱)”中认为“垣”为魏名,“蒲阪”为秦名,从而可推“垣钱”为魏铸。
从上述观点看,“垣”钱为魏铸是共识,而“封坪”钱为战国末年秦从魏手中夺取该城邑后所铸。但作者将该钱已判定为“址坪”钱,且推断址坪邑可能距垣邑不远(“垣址坪”这个地名确实很有深意),则按“除魏国的垣、共字圜钱外,其余的圆孔圜钱均在战国末一二十年内铸行”一句,“址坪”钱与“垣”钱很可能铸于同一时期,且都为魏铸。
参考文献:
1.“360百科”“封坪”词条。
2.“360百科”“环钱”词条。
3.陶贝责编,《圜钱珍品两枚》,豆丁网。4.刘大有,《先秦“封坪”环钱发现记》,《甘肃省钱币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专辑》,2001年。
5.黄锡全,《先秦货币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P307页。
6.黄锡全,《解析一枚珍稀环钱——出土文献、传世文献、古币文字相互佐证之一例》,《收藏》2015年15期。
7.汪庆正主编,《中国历代货币大系·1.先秦货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第一版,P31页。
8.《战国文字编》,徐在国、吴良宝编纂,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2015年12月第2版,P386页、P879页。
9.汉,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
作者信息:
(1)作者姓名:姜彬,出生年:1978年,籍贯:陕西省子长市.工作单位:国开证券公司陕西分公司,职务:总经理.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