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戳收集领域造假不少见,尤其是近年来刻制邮戳无人监管,淘宝上能刻邮戳的店铺一大把,仿刻一把钢制邮政日戳轻而易举。但这种仿刻邮戳的造假多出现在信销票、极限片、原地邮品领域,对真正的邮戳收集者威胁并不大,因为仿刻的无框格式新式日戳即便是真戳,价值也不高,而仿刻的腰框式钢戳或者再早的三格式日戳与真戳相比,对于有一定经验的邮戳收集者而言都较容易辨识。
今天来看的2枚假戳实寄封,都是我早年的收集,颇有迷惑性,值得各位警惕。
这是寄自江西峡江金坪五七学校的一件实寄封,背面销票戳“江西 8支 1962.12.19”,这戳若是真戳,将是一件非常好的保密日戳,且为首次发现,很遗憾,这是彻头彻尾的一件造假邮品。
单从邮戳上看,很难一眼看出真假,只是觉得有些“别扭”,(虽然日戳字钉并不是标准的邮政字钉,但这一点并不能证明真假,因为特殊形式的数字字钉在早期邮戳中并不是少见现象)。
但纵观整体信封,就是很低级的假货了,首先这个圆珠笔书写的字迹很新,完全没有几十年的历史感,更要命的是,落款地址“五七学校”绝不可能出现在1962年,因为是毛泽东做出“五七指示”是在1966年,1962年则可能“未卜先知”的出现这种名称?
另一件假戳封同样出自江西峡江金坪,这次是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金坪分校寄出,销戳为“江西峡江 水边 ”通框式日戳。
很明显,这个通框式日戳是一个卖点,这种戳型较为少见。这次的实寄封是真的,邮戳也是真的,但却被人做过手脚。
本来就是一件普通的腰框式日戳,被人将腰框两侧的竖线用刀刮去,再用黑笔手工将上下两线延长至戳边,不仔细看,难看出来。
新中国邮戳现在是收集的一大热点,好戳的价格有时令人咋舌,因此才有了造假的出现,造假手法多种多样,辩伪无法一概而论,如何能完全不中招,我看只能靠个人的经验了,多学、多看、不热衷猎奇,不奢望捡漏,这几点还是很有必要的。
来源:戳海拾贝(2018.3.3)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