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新中国邮政认定为“反动邮票”,并且专门刻制一枚邮政戳记加盖在贴用此票的进口邮件上,能够享受如此殊荣的,恐怕只有这套联邦德国邮政发行的“德国难民被驱逐”纪念邮票了。今天就讲讲由这套邮票引出的新中国邮政史、邮戳史上的一段奇闻。
首先简要介绍一下这套邮票发行的历史背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中东欧地区各民族混居现象相当普遍,而德意志族也广泛分布在东欧各地,二战前,由于各国都普遍奉行歧视少数民族的政策,因而民族矛盾尖锐,而希特勒正是利用保护德意志人利益为德国扩大所谓的“生存空间”为借口,从苏台德德意志人的地位下手,拉开了纳粹侵略欧洲的序幕,在法西斯德国侵占了波兰西部之后,又移居了约100万德意志人到其侵占的波兰领土上,而为了给他们腾出地方,约120万波兰人或惨遭杀害,或被驱逐出去。
但是,到了二战后期,尤其是战后初期,被驱逐的命运落到了德国人和中东欧各地的德意志族人头上,饱受希特勒铁蹄践踏的欧洲各国出于对法西斯德国的仇恨,德国人和德意志族平民成为新形势下的受害者,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国家,新政府在苏联的支持下开始不分青红皂白地驱赶一切德国人和德意志族居民。被驱逐的德国人和德意志族人与战争末期逃避战火的700万难民挤在德国各占领区,局面极为混乱,一度甚至引起饥荒,死于逃亡和被驱逐路上的人数无法统计。美国《时代》杂志当时用“欧洲从历史上最恐怖的战争过渡到最可怕的和平”这样的话,来形容当时的形势。
为了记住这段德国人和德意志族人被驱逐的历史,联邦德国邮政于1955年设计发行了“德国难民被驱逐10周年”纪念邮票,于1965年又再次发行了“德国难民被驱逐20周年纪念”邮票。
下图是这套邮票的首日实寄封。
这套邮票虽然与中国无任何关联,但与同在社会主义阵营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家有关,为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和统一,中国邮政遂将此项邮票定性为反动邮票,北京国际邮局专门刻制一款“贴有反动邮票,不予寄递”中法双文字邮政副戳加盖在贴有该邮票的进口邮件上,本文开篇的实寄封由德国1967年5月寄北京国际书店,被加盖此副戳后退回。
本文原刊登于《戳海拾贝》2015年总第32期
来源:戳海拾贝(2018.2.21)
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