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8点整,在香港维多利亚湾两岸,人们都能观赏到一场名为“幻彩咏香江”的户外灯光音乐汇演。
它通过港岛和九龙44幢建筑物上缤纷艳丽的互动灯光并配上不同风格的音乐,展示了香港充满动感和多姿多采的一面。
这台汇演以“全球最大型灯光音乐汇演”的名称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在港岛北岸一侧参与汇演的建筑群中,有一座造型上大下小、呈漏斗状的独特建筑相当引人注目。
这就是位于中环爱丁堡广场2号的解放军驻港部队大厦,其前身“威尔斯亲王大厦”是英军驻港三军司令部。
这座大厦外观造型素有“大酒杯”、“倒置的洋酒瓶”、“漏斗”等多种昵称,被公认为香港最具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大厦由英国军方建筑师设计,港英政府耗资8200万港元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建造,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香港当年大规模使用此项技术的佼佼者。
整座建筑高113米,共28层,包括3部分:地面至6层为裙楼,每层面积3800多平方米;中间漏斗型部位共3层;第10至28层为塔楼部分,每层面积1300多平方米。
塔楼顶部还有一个瞭望塔。
1979年3月4日,英国威尔斯亲王(即查尔斯王子)主持大厦的启用仪式,并命名为“威尔斯亲王大厦”。
驻港英军邮局特为此发行1枚纪念封(下图),图案为大厦立面图,封上贴英国9便士“梅钦”普票1枚。
由于当天是星期日,按英国邮政法规定,邮局不办公,所以全部纪念封均加盖次日(3月5日)驻港英军邮局第1631号邮戳。
1997年7月1日0时,解放军驻港部队从英军手中正式接管这座具象征意义的建筑物,这里随即成为驻港部队总部机关所在地。
2000年5月,香港立法会通过《2000年军事设施禁区(修订)令》,将“威尔斯亲王大厦”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大厦”,并于2002年1月1日起在建筑物上标示。
现在这座大厦是驻港部队中环军营的一部分。
大厦的第3、4层设有驻港部队的“军史馆”,其中展示了驻港陆海空三军部队前身的战绩与功勋、香港驻军从组建到进驻香港的过程,以及民众对这支年轻部队的支持与关爱。
此馆于每年定期举行的军营“开放日”对市民开放,已成为香港市民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和驻港部队的一个重要窗口。
本文作者 :司徒一凡
编辑整理 :跑跑爱集邮
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