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

普通邮资封上一处古建,95万人点赞被誉为“阁坚强”!网友:长江最牛钉子户

2020年对于湖北来说是一个很独特的年份,上半年经历了全民抗疫,而刚刚开始了下半年,就必须面对滔天的洪水。
在这个独特的时间,一个曾在2001年就登上普通邮资封邮资图的古建,瞬间爆红,被广大网友誉为“阁坚强”。

2001年10月,中国邮政启用《鄂州观音阁》普通邮资封邮资图,由任国恩设计,面值80分,编号PF-16。

这处位于湖北鄂州的古代楼阁,在2020年的夏天,却意外爆红,引得境外网友纷纷赞叹。

但位于长江鄂州段江心的一座阁楼,在江水已淹没大半的情况下却孤悬水际屹立江心,岿然不动,威镇江天的磅礴气势令人称奇。

当这段航拍视频传到网上后,瞬间火上热搜,狂揽95万点赞,网友盛赞:

“钦佩古人的智慧”

“长江最牛钉子户”

... ...

鄂州观音阁,位于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小东门外的长江龙蟠矶之上,始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阁长24米,宽10米,高14米,基座以条石垒成,主体部分是以红石青砖制作而成的, 是典型的木框架结构亭阁式建筑,阁内有一亭三殿二楼,总面积300多平方米。

鄂州观音阁布局得体,构筑精巧,朱槛回廊,重檐飞楹,显示出典型的江南民间建筑艺术特色,又集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体,是长江上唯一的一座寺庙,有“长江第一阁”之美誉,始建于宋代的观音阁,至今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屡遭天险却始终固若金汤,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坚强的建筑之一,如今它已经被我国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什么观音阁能屹立700年不倒?建筑学家分析,这归功于观音阁的底座,龙蟠矶。龙蟠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孙权定都武昌,当地传言有黄龙盘卧在龙蟠矶上,因此这里被称为龙蟠矶,龙蟠矶上本来有一座寺庙,便是观音阁的前身。

清朝光绪《武昌县志》中有相关记载;“龙蟠矶寺在龙蟠矶上,旧名观音阁,周回七十余丈。冬出夏没,曾有龙蟠于此,积日方去。隆隆起江中,去岸不盈一里,石势蜿蜒如龙,因名。”

龙蟠矶形状似船舷一般,可以减缓水势对观音阁的冲击,还可以顺势泄洪很好地分解水流,顺势而卸力,多年来才能保持不倒,而观音阁又与龙蟠矶巧妙地融为一体,互相借力。

除了依靠先天地势外,古人还设计了排水系统,进门左侧的墙角处,有一个长方形的洞口,约30厘米长、20厘米宽,呈“L”字型,该处是整栋阁楼的最低处,一旦淹水,退潮时这个洞口便能很快将洪水排出,其精妙设计让无数建筑家连连称赞!

很多人将观音阁看作是水位的探测器,鄂州流传着一句传说:“如果观音阁被淹没了,那么鄂州也要被淹没。”老人们看到观音阁被淹没的程度,就可以猜测出水位的高低,是否有危险,很多鄂州人相信是观音阁一直保佑着鄂州的平安。


中国古建,不但是独特的景观,更是历史的见证。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充满了神奇和神秘,智慧又勤劳的祖辈,不仅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抗争,还创造出这些伟大的建筑,为我们后世万代留下了数不尽的灿烂文明,宝贵财富,而炎黄子孙承袭千年的勇气和坚强,必将支持华夏走过所有艰难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