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盘点一下中国邮票上的“治水工程”


随着中国各地陆续进入汛期,最近新闻的焦点也从国际疫情转移到中国南方的洪水之上。
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邮票,了解一下邮票上的“水利工程”。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最初的成果又消除。”

——恩格斯

2013-7《世界水日》邮票

翻看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人类和水相爱相杀的一个过程。生命因水而孕育,但是又因不计后果的索取,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文明因造成的洪水、海啸而毁灭。

2020-8《亚洲文明》(一)邮票(6-2)洪水泥板

无论是两河流域出土公元前七世纪的泥板,还是之后在此之后四百年问世的《圣经》,都记载了祈求上苍,降下方舟躲避洪灾。

2019-17《中国古代神话》(二)邮票(6-6)大禹治水

而古老的中华大地,却诞生了“大禹治水”,面对洪水滔天,不是选择躲避,而是通过自己的双手,重整山河,再划九州 。

J58《中国古代科学家》(三)邮票(4-2)李冰(战国水利家)

两千年前,李冰入蜀,开凿都江堰,引岷江水入蜀,化水害为水利,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T156《都江堰》邮票

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1998-27《灵渠》邮票

而在始皇帝统一六国后修建的灵渠,不仅仅拥有灌溉作用,更是联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

2009-23《京杭大运河》邮票及小型张

隋炀帝顷举国之力,开凿大运河,可谓“功在一时,利享千秋”。不仅仅解决了中国南北交通、漕运等问题。更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南北水资源分配不均。

但是要说最有中国诗意的,还给算西湖,苏轼以湖中淤泥为材料,铸造出一处人文景观。不仅完成了清淤工作,更从美学的角度出发,让人不忍再破坏西湖美景。

▲民捐2《赈济灾民》邮票

俱往矣,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在水利方面来说,接手的一个彻头彻尾的“烂摊子”。最著名的就要数杀敌一千,自损九十万的“花园口决堤”事件,形成了著名的黄患区。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水患,先后开启了淮河治理工程和黄河治理工程

▲特5《伟大的祖国》(二)邮票(4-1)淮河水闸

▲2010-24《新中国治淮六十年》邮票

▲特19《治理黄河》邮票

▲2002-12《黄河水利水电工程》邮票及小型张

为了能够更好的治理长江流域,先后修建了:

▲特68《新安江水电站》邮票

▲T95《长江三峡葛洲坝枢纽工程》邮票

▲2001-17《二滩水电站》小型张

▲2003-21《长江三峡工程.发电》邮票版式二

有凝结一代人记忆的

▲特26《十三陵水库》邮票

▲N49-52《红旗渠》邮票

为了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国家先后开启了:

▲T97《引滦入津工程》邮票

▲2001-16《引大入秦工程》邮票

▲2003-22《南水北调工程开工纪念》小型张

纵然身为“基建狂魔”的中国修建了这么多,但不可改变的是,中国仍然是受到水患灾害最频繁的国家之一。自从始皇帝一同六合之后的两千余年的时间,中国大小洪水发生了一千多起。洪水灾害是一个集气象、地质等多学科集合问题,这并不是一个政权、政党就可以根治的。


为了谁祖海 - 欢乐海


▲T168《赈灾》邮票

▲1998-31《抗洪赈灾》邮票

但是我们看到了,无论是1991年,1998年还是到了2020年,面对的滔天巨浪,我们都看到了有一群最可爱的人,在远方护卫我们的家园。

▲2007-21《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邮票(4-2)服务人民

我们不知道您是谁,但是我们知道您们为了谁,希望都可以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