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

家中有石,心中踏实,看完这套邮票,心里沉静很多


寿山石雕




中国人自古就喜爱天然美丽的石头,

从周公植璧于座起,

至屈原佩石、陶渊明卧石、

杜甫供石、白居易咏石、米芾拜石,

玩石赏石似乎是文人墨客一种特别的心境。

特别是寿山石,

是大自然给予人们的美妙诗词、意境之画。



寿山石雕艺术源远流长,可考证的历史便有千年之久。历代能工巧匠雕琢出了许多传世佳作,为本就天生丽质的寿山石增添了无穷韵味。


1997年8月17日,中国邮政发行了《寿山石雕》特种邮票一套4枚、小型张1枚,展现了寿山石雕的独特魅力。四枚邮票的图案分别为:田黄秋韵、犀牛沐日、含香蕴玉和醉入童真,均为当代寿山石雕刻艺术家的代表作品。


1997-13 寿山石雕

(4-1)田黄秋韵

(4-1)为“田黄秋韵”,重150克,质地为银裹金田黄冻。作品刻画了《红楼梦》中宝、黛赏读《西厢记》的动人画面。作品层次分明,形象自如生动,又因石里为罕见的黄金色,因而表里衬托,相得益彰,为当今田黄之极品。


需要指出的是,这件寿山石雕原名《情满西厢》,选材于《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书中写道“只见一阵风过,树上桃花吹下一大斗来”,可见双玉读曲的时间背景是桃花盛开的春季,而邮票将作品名称改为“田黄秋韵”,显然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4-2)犀牛沐日

(4-2)为“犀牛沐日”,该作品在1985年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荣获国家珍品金杯奖。作者利用寿山的老性高山冻彩石为原料,将红、黄、白三色分别刻成红日、云彩和一头沐浴在红彤彤的骄阳之下、回首奋蹄的犀牛,构思奇巧,刀法简练,栩栩如生。

(4-3)含香蕴玉

(4-3)为“含香蕴玉”,原石为寿山高山石,重达50多公斤,其天生丽质和温润的色泽,在作者的刀下得到了绝妙的利用和发挥,那晶莹的玉兰、怒放的秋菊、俏丽的腊梅,还有那各具形态的石榴、荔枝、蜜桃、葡萄,工艺精湛,直逼天然。作品1972年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即被国家收藏。1979年还被选送日本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得到极高评价。

(4-4)醉入童真

(4-4)为“醉入童真”,于1964年创作。作者利用寿山旗降石的俏色,生动地刻画了神话故事“八仙过海”中的铁拐李、汉钟离和吕洞宾三仙聚会畅饮的场面。构图精妙,色彩鲜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三仙醉态可掬的形象。


小型张“乾隆链章”。这是一件清代乾隆皇帝使用过的玉玺,雕刻大师利用一整块田黄石雕成三枚印章,并用三条活动的链环连在一起,巧夺天工,堪称国宝。


养在深山无人识,一朝识得满堂惊。智者乐石,因其吸山地灵气,纳日月精华,历沧海桑田,供陶情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