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柯汝读邮:天文现象,6月21日,让我们一起仰望天空!

6月21日,中国境内上空将上演一次日环食天文奇观,为了纪念这一天文奇观,中国邮政将发行《天文现象》特种邮票。

一、天文现象


天文现象是天体到了某个特定位置(客观上的位置)或状态而造成的特殊现象。天文学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超出我们很多人的认知。譬如天文学是人类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因掌握天时才有农耕时代。中国因古代天文学发达而创造了世界上最辉煌的农业文明。



二、邮票


中国邮政定于2020年6月21日发行《天文现象》特种邮票一套5枚。全套面值6.60元。计划发行量为830万套。



(一)特点


1、通过印制工艺展现不同 “天文”概念。

日环食邮票首次巧妙运用高亮点工艺材料营造出日环食边缘明亮、生辉的效果。


月全食邮票中,夜光墨的使用来表现满月到月全食过程中不同亮度的月光效果。


流星雨邮票的立体幻彩材料突显出时而一泻千里、时而一闪即逝流星雨的效果。


大彗星邮票的特殊材料表现出大彗星的丰富层次,犹如夜晚的星空中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水星凌日邮票深蓝色背景独创性景深透明材料,烘托票面立体层次视觉效果。


在紫外灯照射下,能清晰的看到整套邮票黑色剪影的线条荧光效果。


2、在五枚邮票的底部,为了体现天文现象的深邃和增添画面的生动,分别根据天文现象发生的规律特点,设计了一些动物和地貌的剪影,增添了趣味性。


3、为更加生动地展现《天文现象》邮票的内容,中国邮政在纸质邮票的基础上,将通过支付宝AR、“中国集邮邮票百科”微信小程序AR同步发布数字化内容。


(二)赏析



当太阳、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月球位于两者之间时就会发生日食天象。

日食天象几乎每年都发生,只不过由于时间、地点、天气的影响,有时可见,有时不可见。日食又分全食、环食和偏食。

邮票第一枚“日环食”今年6月21日将在中国境内出现。


月食的原理和日食类似。在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


邮票第二枚“月全食”以五个由缺至圆的月亮再现月食发生的过程。

星际空间的微细尘埃以高速闯进大气层,与大气分子磨擦生热而产生白炽光形成流星,流星划过天空会出现的一条短暂的亮带。邮票第三枚“流星雨”以对冲的角度再现绚丽的流星雨场面。


彗星和行星一样,是围绕着太阳公转的天体。

彗星之所以长着尾巴,是其表面有高度活性的物质被释放出来。彗星的彗核是水、冰和尘埃等活性物质和岩石结合而成,活性物质在太阳热量的作用下挥发,形成非常稀薄的大气,即彗发。

邮票第四枚“大彗星”,中国古代又称“扫把星”,意为大彗星降落形态似扫把。图中的彗星有彗核、彗发和彗尾。


水星运行至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连成直线,太阳投射的光线被水星挡住。从地球观测,太阳上形成一个小黑点,即为“水星凌日”现象。

邮票第五枚“水星凌日”以望远镜的视角观测水星黑影,再现水星掠过太阳的过程。




中国邮政定于2020年6月21日发行《天文现象》特种邮票1套5枚。详情如下:

志号:2020-15

图序             图名         面值

 (5-1)T        日环食        1.20元

 (5-2)T        月全食        1.20元

 (5-3)T        流星雨        1.20元

 (5-4)T        大彗星        1.50元

 (5-5)T       水星凌日      1.50元

邮票规格:33mm×40mm

齿孔度数:13.5×13度

整张枚数:12枚 

整张规格:125mm×210mm  

版  别:胶印(一、三、四、五图采用局部冷烫工艺,二图采用局部丝网工艺)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 防伪油墨 异形齿孔 荧光喷码

设 计 者:原艺珊 

责任编辑:干止戈

印 制 厂: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出售办法:自发行之日起,在全国指定邮政网点、集邮网厅(https://jiyou.11185.cn)、中国邮政手机客户端和中国邮政微邮局集邮微信商城出售,出售期限6个月。


三、 6月21日 日环食


6月21日14时至17时 

本世纪最美“金边日环食”上演

甘孜、乐山、宜宾、泸州部分地区为最佳观测点


“金边日环食”本周日上演。

日环食和日偏食观测位置示意图。

天文专家介绍,这次日环食是21世纪有史以来食分最大的一次,同时也是8年来我国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环食阶段光球层未被遮挡的部分极少,能直接观测到色球层甚至日冕层。如果错过这次机会,在中国境内再想看到同样的日食恐怕就要等10年(2030年6月1日再次出现)


日环食是日食的一种,此时月面没有完全把太阳遮住,而露出了周围的一圈日面,太阳如一轮金环,因此叫做日环食。与以往“日环食”不同的是,此次“日环食”非常接近全食。因为太阳整个圆面将有超过99%的面积被遮住,太阳剩下的一圈金边儿会非常细,所以本次“日环食”也被称为“金边日食”。 


一分钟带你了解日环食是怎么形成的!


根据天文预测,6月21日,日环食将在非洲最早开始出现,并先后在阿拉伯半岛、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出现之后,进入我国。我国境内可以观测到日环食的地区有西藏、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台湾等地的部分地区。


天文专家预测,这次日环食的最大食分可以达到0.997,这个数字越接近1,太阳被遮挡的部分就会越多,例如在西藏西部地区的环食带经过区域,绝大部分太阳光都可能被月球遮挡住,太阳将犹如一个美丽的金色指环悬挂于空中,景色将非常壮观。


6月21日的日食天象在各地的开始时间会有所不同。中国天气网首席分析师胡啸介绍,从观测的角度讲,环食带分为三段,青藏高原段为西段,四川盆地到湖南南部为中段,江西南部至台湾南部为东段。根据目前的预报,西段观赏概率相对大一点,东段和中段差不多,总体天气条件不利。

看日食,盆地西部南部最佳

可以看到,四川占到“地利”。具体来看,是从甘孜经过乐山、宜宾部分地方,一直到泸州。“日食带将从巴塘县进入四川境内,经过理塘县、海螺沟、汉源、犍为、沐川、宜宾等地,这些地方都是观看日环食的最佳位置。”四川省天文科普学会理事刘畅说,届时,如果天气较好,可看到太阳变成了一个“金指环”,十分震撼。

21日14时左右,四川上空的太阳将渐渐被“吃”掉,15时42分开始,乐山峨边、乐山犍为、宜宾南溪、宜宾江安、泸州等地,太阳先后变成一个“金指环”,在几秒到二十几秒后,“金指环”消失,太阳一点一点复圆,到17时左右,它又恢复了往日的样子。

虽然其他地方看不到“金指环”,但日偏食是全国可见的。如果天气好,可以看见太阳悄悄缺了个角,然后又慢慢复原。像是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部、云南等地利于观测,而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南北部、江淮南部有明显降雨,不利于观测,观赏需注意防雨。

绝佳观测点在西藏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18至20日,雨带南压至江南北部、西南地区东部一带;21日至24日,贵州至江南西部和北部、江淮一带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江南南部至台湾岛南部,虽无明显降雨,但因为低空湿度较大,可能云层较厚。江西赣州、福建漳州以及厦门,可以碰碰运气。

按照目前的天气走势来看,青藏高原上,观测条件不错,特别西藏阿里地区几乎无云。

但让人惋惜的是,此次日环食可能持续的时间不到一分钟。如此短暂且壮观的天象,想要观测必须提前做好安排。


话不多说,不足一分钟夏至日环食,观测它你可能需要这份指南!


天象名称:金边日食


食分数据:此次日食食分达到0.994,即太阳几乎全部被月球所遮挡。


食带路径:6月21日,日环食带将由西藏圣湖玛旁雍措入境,擦过四川盆地南部,经贵州东北部和湖南、江西两省南部进入福建,在福建厦门入海,最后横穿台湾岛离开我国;环食带以外的全国其他地区可见到日偏食。


日食时间:6月21日14:40,食分将达到最大;初亏时间随观测地点由西向东大约在北京时间13:30到15:00之间,日环食发生,即食甚时间,大约在15:00到16:15左右,然后在大约16:20到17:30左右复圆。


观测范围:在西藏阿里地区观测,环食带宽度只有20千米,在福建和台湾观测也只有40千米。


观测时间:西藏的环食持续时间只有40秒,东部中心线附近的见食时间也不超过1分钟。


观测和拍摄日食注意事项:专家叮嘱,科学减光才能安全观测。裸眼直视太阳易发生视网膜灼伤,公众观赏日食不要直接用肉眼或仅佩戴墨镜观看,更不要直接透过望远镜看。正确的做法是戴上一副日食观测镜,如需使用望远镜,必须加装观测太阳专用的滤光片或减光膜。


6月21日,让我们一起仰望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