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百年间最走心的情书:不负天下人却负卿

鸿雁传书寄相思,
鱼传尺素诉真情
109年前4月24日夜晚,一位年仅24岁青年,在灯光下写下了一份信,这封信堪称百余年最走心的情书,这就是——《与妻书》。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与妻书(来源:福建省博物馆)
在中学的语文课堂之上,读到林觉民的这封“绝笔信”,那时年少未经世事的我们,如何能感悟这位民国热血男儿对妻子的深情笃意?如今,阅历人生沉浮,再次品读,方能体会到百年前的那份留恋与不舍。

▲J68《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邮票(3-2)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林觉民,是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当时在两广总督张鸣歧视眼中,他亦是“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底光明如雪”的奇男子。

▲中国台湾专206《名人肖像-林觉民》邮票

林觉民天性聪慧,读书过目不忘。13岁的少年,参加科举考试,在考卷上挥笔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便拂袖而去,何等潇洒,又是何等离经叛道!15岁的少年在新式大学堂嗷嗷待哺,如饥似渴地接受各种西方思想与学说。他办女学堂,鼓励女孩子包括家里的女佣前去学习。他资助她们走出去,接受更高等的学习。他是冲破旧社会的一股清新的风。他为自己取号为“抖飞”,大鹏展翅,一飞冲天。

18岁的林觉民遵循父母之命娶妻成家,妻是大家闺秀的陈意映。她碧玉年华17岁,耽诗书,好吟咏,曾为《红楼梦》中人物写过诗卷。一个是青年才俊,一个是红袖佳人,二人情投意合,你侬我侬。林觉民在《与妻书》中,有一段文字,便是他俩爱意缱绻的注解: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与妻书雕塑(来源:三坊七巷)
新婚燕尔,终日厮守。冬天昼长夜短,他与她并肩携手,悠悠赏着窗外的横逸疏梅,月影杳杳。喁喁耳语,甜言蜜语,是清欢,是浓情。月光是慢的,日光是慢的,两人的交流是轻的慢的。双栖楼前楼下他俩许多双宿双飞的身影。只是,只是缱绻一时无法延伸至一世。怪只怪,岁月动荡,风雨飘摇...

▲中国澳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邮票(4-2)黄兴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林觉民写下《与妻书》,在生命即将终结之前写下对妻子最后的爱情告白,也是告别: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当家中的妻子看到此行书时,他俩已是阴阳相隔……
他说,他是因为她,因为爱她的深挚意念,才有勇气舍小家救大家,帮助天下人去爱他们所爱的人……

他说因为思念她,开始宁愿相信鬼神的存在与心电感应... ...

▲中国香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邮票(4-2)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林觉民,这位民国热血好男儿英勇就义的时候才24岁,风华正茂的年岁。他的生命就此停止,对妻子陈意映的爱却绵绵无绝期。

 


这一生,她的爱不在开始,却只能停在开始。
这一生,他不负天下人,却负了意映卿卿一人。

来源:网络

整理:8090集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