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3月31日】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今天

T.61 盆景艺术



邮票名称:盆景艺术
发行日期:1981.03.31
(6-1) 4分 榔榆 555.66万枚
(6-2) 8分 园柏 1150.66万枚
(6-3) 8分 银杏 1100.16万枚
(6-4)10分 桧柏 519.66万枚
(6-5)20分 油柿 521.66万枚
(6-6)60分 翠柏 186.66万枚
版别:影写版
齿孔度数:P11.5
设计者:吴建坤

邮票规格:(6-1)(6-2)(6-3)31mm×38.5mm;(6-4)(6-5)(6-6)38.5mm×31mm

整张枚数:(6-1)(6-2)(6-3)50(5×10);(6-4)(6-5)(6-6)50(10×5)

印刷厂:北京邮票厂

盆景艺术是中国传统装饰工艺。运用咫尺千里,缩龙为雨的艺术手法,在小盆里栽培树木、山石等大自然的景色,故得名“盆景”。盆景是通过在花盆中培植某些花草树木,再配列适当的水、石而构成的一种自然景色的缩影,供陈设观赏之用,多陈于室内几案或庭榭之中。中国的盆景艺术各具流派,异彩纷呈,可分以树木为主的树桩盆景和以山石为主的山水盆景。

树桩盆景简称桩景,泛指观赏植物根、干、叶、花和果的神态、色泽、风韵的盆景。多选取姿态美、株叶小、寿命长、易造型的植物。根据它们的生长特点,经修剪、整枝、吊扎、嫁接等加工培养,长期控制它的生长发育,使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造型。

山水盆景也称水石盆景。将山石进行雕琢、腐蚀等艺术处理后,布置在雅致的浅盆中,缀亭榭、舟桥、植小树、苔藓,构成美丽的自然山水景色。

盆景艺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疏密有致,繁简恰当,将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引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室内空间,创造出盎然生机,妙趣横生,令人心旷神怡,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被人们誉之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6-1) “榔榆”。图案是用榔榆制作的盆景。枝干直立,自然古朴,清秀淡雅。

榔榆也称“脱皮榆”、“小叶榆”。落叶乔木。分布于中国黄河流域及以南各地区。喜欢阳光,耐干旱瘠薄,生长比较慢,高可达25米。叶窄椭圆形,单锯齿。秋季开花。木材坚实,供造船、车辆、农具等用;树皮可作蜡纸及人造棉原料,又可制绳索;根皮、嫩叶可入药。


(6-2) “园柏”。图案是用圆柏制作的盆景。枝干蟠曲,苍劲有力;枝叶扶疏,生机盎然。

圆柏也称“桧”。常绿乔木。树冠圆锥形。产于中国,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中心,分布甚广。幼龄较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寿命长达数百年,高可达20米,插枝繁殖者生长快。木材淡黄褐色至红褐色,细致,坚实,有芳香,耐腐,供建筑及制家具、工艺品、绘图板、铅笔杆等用;枝叶入药;根、干、枝叶可提取挥发油;种子可提取润滑油。圆柏也为绿化树。


(6-3)“银杏”。图案是用银杏制作的盆景。老干古朴典雅,新枝勃发生机。

银杏也称“白果树”、“公孙树”。落叶乔木。叶扇形,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短枝上簇生状。种子核果状,椭圆形或倒卵形,外种皮肉质,有白粉,熟时淡黄或橙黄色。种仁供食用,多食中毒;外种皮可提取栲胶;木材淡黄色,细致,轻软,供建筑、家具、雕刻及其他工艺品用。又为绿化树。中医上以种子入药,性平,味苦涩,有小毒。


(6-4) “桧柏”。图案是用桧柏(也称“桧 ”、“圆柏”)制作的盆景。盆方形高深,枝干横逸斜出,犹如倒挂悬崖,颇富奇险天趣。


(6-5)为“油柿”。图案是用油柿制作的盆景。根部露附于盆内奇石之上,造型独特,具有清秀俊雅的风韵。

油柿为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夏初开花。果实金黄色。中国浙江、湖南、四川、云南等省都有野生。果实专供取涩汁,称“柿漆”,可染渔网,漆雨伞、雨帽等。


(6-6)为“翠柏”。图案是用翠柏制作的盆景。挺拔耸然,亭亭玉立,冠如华盖。具有豪放飘逸的风韵。

翠柏泛指一般柏树。常绿乔木。柏树可用来造防护林。木材质地坚硬,可用作建筑材料。

2019-5 《马拉松》特种邮票


(2-1)T       超越自我       1.20元
(2-2)T       跑向健康       1.20元
志号:2019-5
发行日期:2019年3月31日
邮票规格:30×40毫米
齿孔度数:13.5度
整张枚数:16枚
整张规格:146×200毫米
版  别:影写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 、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设 计 者:张强
责任编辑:刘畅
印 制 厂:北京邮票厂

马拉松是在公路上举行的一项超长距离跑的径赛项目,全程42.195千米。马拉松运动历史悠久,起源于古希腊,第1届现代奥运会即被列为比赛项目。除作为奥运会和其他重大田径赛会比赛项目,国际田联还批准一些国家的城市主办高水平与群众性相结合的马拉松单项赛。近年来,我国马拉松运动持续蓬勃发展,赛事数量迅速增加,社会参与度不断提高,成为推动全民健身、弘扬体育文化、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平台。

邮票第一图通过描绘马拉松运动员撞线的瞬间动态形象和背后欢呼的观赛人群,配合全程马拉松的里程数,突出了“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第二图描绘了一组参赛选手的运动英姿,配合志愿者递水的情景,体现出马拉松运动 “全民参与、互帮互助”的独特魅力,也展现出“跑向健康”的健康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