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9

低面值新邮为何不发行了?


现在的编年票面值设定种类太少了,仅有80分、1.20元、1.50元、3元,6元(小型张),总计5种面值,和JT时代以及90年代初中期的编年比动辄十几种面值真是少多了。

为何现在面值设定如此简单呢?
 
最后的低值票还是2003年的聊斋(三)发行了一枚10分和30分的邮票,这之后低于本埠邮资或明信片邮资的面值再也没有发行过。现在是不是由于邮资高了,低面值就用不到了呢,当然不是,起码普票美丽中国还有发行40分面值,说明还是有一定用途的。

此外很多人在寄挂号或包裹时需要补资,低面值往往售罄,只能多贴几毛钱了。而且根据现在邮资标准,还有几种面值是相对应的项目的:
 
20分:印刷品本埠每增加100克
40分:印刷品外埠每增加100克
1元:100元以内保价
 
虽然这些项目使用率不高,但发行一些低面值邮票用来补资还是非常需要的。如10分、20分、40分、50分这些都应该每年发行几枚。

这样有利于降低每年的总面值,减轻集邮者负担,同时也有利于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