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错过/谁都害怕进来,但最后谁都不舍得离去/不受监管的本质,最终也得不到监管的背书

独孤观察,不一样的财经解读,投资人财富的守门人。联系QQ:3183792639。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以上四句是唐朝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的词句。


今夜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继续恐慌,恐慌着恐慌。2020年3月16日凌晨05:00,在距离3月FOMC会议只有3天的时候,美联储紧急降息100个基点至0-0.25%的水平,并宣布启动了一项规模达7000亿美元的扩大宽松计划,这也是一个月以来,美联储宣布的第二次紧急降息。同时,事实上,美联储进入了QE4。


周一晚间美股开盘对上述消息进行了市场“解读”,道琼斯指数开盘熔断。按理说,美联储降息应该直接利好美股和黄金,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市场居然走出了反常走势,其背后必然有妖。


我们预判,美联储之前缩表造成的美元流动性短缺远比我们看到的要严重。换句话说,在一场美元荒参与的危机中,流动性就是一切,疯狂抛售美债、黄金等避险资产看似无理,确是最符合市场“安全感”的选择。而根据摩根大通模型推算,全球美元短缺数量自金融危机以来已经翻了一番,截至目前为12万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60%。


正如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前提假设所言,人都是理性的。同样地,再恐慌的市场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回归逻辑,市场在短暂的迷失后往往会选择回归逻辑。


这也是为什么上周美联储降息后即使美股被抛售,也往往会火速翻红。这是因为人们开始回归逻辑,肯定美联储这一举措的积极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肯定和否定的情绪往往会频繁互相倾轧,造成美股涨跌互现,尤其是在市场失去方向判断力的时候。由于无法对公众理性回归的周期做出较为明确的界定,且如今美联储的宽松力度和美股所处的位置都是难得一见的极端情况,这一规律并不具有严格的现实指导意义。


也正是因此,逻辑并不总是管用的,在真正极端的情况下,逻辑往往会在极短的时间被兑现甚至被透支,在那种情况下,长期投资最看重的应该是常识,依靠常识进行交易才是度过危机最安全的方法。


而常识是什么?独立于时间,能够穿越很长时间甚至周期而保持有效的东东,就是常识。在时间线上,常识的稳定性远远高于逻辑。当你以为自己真正想明白一个逻辑的时候,这个逻辑就已经过时了。逻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强或者变弱。


换句话说,在经历了恐慌性的暴跌后,市场往往会回归逻辑,在出现逻辑无法解释的事实时,你就应该知道是时候回归常识了。历史经验也证明,在危机时刻,靠逻辑继续卖空的人可能破产,而靠常识交易的人最终成为大赢家。


作为全球著名的逆向投资者,在雷曼破产之后,马克斯用手中仅剩的100亿美金抄底了暴跌的美股。巴菲特也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抄底买入花旗,买入高盛。在事后的采访中,马克斯表示,其实那个时候他也很害怕,也没有什么看多的逻辑,因为所有的主流逻辑都是看空。那个时候他依靠的只有常识,常识就是:这不是世界末日,美国的金融市场不会关门。


在之前的公众号,我们也非常清晰的阐明了我们的常识:疫情必将被战胜,只因为,我们,是人类。同样的,救市期间天量堆积在市场的流动性,一定会寻找它的出口,要么是暴跌后的美股、要么是暴跌后的大宗商品、要么是新兴市场。


之前,我们还说过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国推出了四万亿,2009年的股票市场短短几个月上证指数就上涨了一倍多,大涨翻几倍的个票比比皆是,就是最好的例证。同样的,我们相信,历史将在不远的时间后重演。


2009年初,没人敢进中国大A股市场,有一个朋友账户跌了54%,没割肉,后市居然还赚了28%。由此,我们禁不住感慨:之前谁都害怕进来,但是最后谁都舍不得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