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剪纸(二)》线上发售决定欠妥 日期:2020-02-04 来源:方寸邮缘 日前,面对不断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带领下众志成城,坚决打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阻击战的时候,邮政部门决定推迟原定2月8日发行的《中国剪纸(二)》邮票。 就在全国各地的集邮者们表示理解,并且纷纷为中国邮政点赞的时候。2月3日,国家邮政局关于同意调整《中国剪纸(二)》特种邮票销售服务方式等事宜的函瞬间引爆了各个集邮微信群和论坛、公众号,引发了全国集邮者强烈的不满和质疑。要知道,前几天中国邮政作出封存《中国剪纸(二)》邮票是因为疫情问题,把邮票全部封存在省库,暂未下发地市,后续安排等待集团公司进一步通知。 那么,短短的几天时间,中国邮政就做出了线上发售的决定,令广大集邮者猝不及防,更是感到了强烈的担忧和不满。第一是决定出台是否草率。《中国剪纸(二)》线上和线下发行时间不同步,将创造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记录,邮票作为国家名片,代表国家,发行时间是唯一的。如此决定,的确给人草率的感觉,究竟是以2月8日为最初发行时间,还是以各省市根据疫情逐步安排的线下发行为准,是不是31个省市自治区31个线下发行时间,给人造成了思想上和认知上的混乱,更不利于今后相关邮品的鉴定和评价。第二是防疫流于形式功亏一篑。原先延迟发行,正是因为防止疫情需要。但是,线上发行,北京隔日到,或者当日到,外地省份二三天,较远的四五天可以到达。对于首日实寄封集邮者而言,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赶到最近的邮局制作“准首日”实寄封,疫情较重的湖北省、河南省、浙江省等省份,两三天之内全部收到。届时,大批的集邮者不得不赶赴邮局柜台,究竟是防止疫情,减少人员流动呢?还是变相默许集邮者制作“准首日”实寄封,不过是人为延后了二三天而已,防疫功亏一篑形同虚设。 第三是公平性和正义性如何保证。邮政部门代表国家,公平性和正义性不容小觑。取消线下,从理论上说,2月8日全国范围内绝对不会出现邮票首日实寄封,包括官方首日封的首日实寄封。那么,一旦邮政方面监管不力,或者极少数人铤而走险,违规出现邮票首日实寄封,或者官方首日封的首日实寄封,邮政方面是坚决开除,严惩不贷呢?还是不了了之呢?公平性和正义性如何保证?如何取信于民?第四是浪费和后续问题。《中国剪纸(二)》首日封20万枚,邮资当天有效,取消线下发售,等到疫情解除,首日封是能在各省默许范围内使用,还是全部销毁,或是不能使用。不管是销毁,还是不能使用,都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如果有内外勾结发生,是不是给了极少数人凭空制造了“珍邮”,闷着头发大财的良机,从而令邮政金字招牌蒙羞。第五是讲政治规矩要放在第一位。疫情面前无小事,当前,全国人民都在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坚决打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阻击战贡献自己最大的努力。邮政方面首先应该做的是千方百计降低和减少集邮者到邮局的频次和人数,2月2日国版“好事成双”可以取消线下,改为线上,那是因为特殊时间不得已而为之的临时举措。为什么2月8日《中国剪纸(二)》就不能线上线下同时延期,同时晚几天究竟有多难?发行时间完全是可以修改的,究竟是不作为,还是不愿作为,讲政治规矩应该放在第一位。第六是邮政服务意识观念。邮政前面有“人民”两个字,字字如山,重如千均。不知道邮政部门认真想过没有,线上发售,等于是在防控疫情中人为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邮政方面从前期的封存到迅速的“变脸”,明知道线上出售阻止不了集邮者制作“准首日”,还是要坚持线上出售,客观上默许集邮者进入各个省市邮局办理业务,把原本可以阻止在外,不用来的大量人群,通过线上购买实则不得不冒险办理业务,究竟是保护人民群众和自己的员工,还是放任不管。第七是经济利益问题。取消线下发售,线上原计划发售,一个账号一般情况下可以购买一套零售加一个四方联,必须邮政小包运输。三类人不得不购买,一是首日实寄封制作者,二是习惯网厅购买者,三是跟风抢购者。如果10万人购买,邮政小包就有100万收入,如果50万人购买,邮政小包就有500万收入,等于一张简单的公告,就白捡了一个福彩双色球头奖。如此种种,难怪会引发集邮者强烈的不满和种种猜疑。 既然线上发售根本无法阻止集邮者制作“准首日”实寄封,相反还会造成大量集邮者冒险进入各个邮局,引发人流聚集,根本不利于防疫,给防疫帮倒忙。疫情无小事,防疫重于天。强烈呼吁国家邮政局立即采取行动,重新、认真、仔细、慎重、负责审查《中国剪纸(二)》的线上发行,综合考虑,从防疫大局出发,果断叫停线上发行,改为线上和线下同步推迟,等到疫情结束后一并发行,维护国家公信力,维护邮政金字招牌,维护国家名片信誉,竭尽全力保护集邮者和基层邮政员工的安全健康。这才是为坚决打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阻击战应该做出的表率!
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