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邮展评审员对全国第二届生肖集邮新作展的点评 日期:2020-01-14 来源:方寸邮缘 1月5日晚上8点,在苏州三元宾馆五楼报告厅内,全国第二届生肖集邮展览评审揭晓并进行了简单颁奖大会。全国集邮联副会长刘佳维、原副会长王新中,全国集邮联会士马佑璋、周治华、葛建亚、孙海平、杨桂松和评审委员会全体会员到会。本届邮展组委会主任周治华主持大会。 先由本次邮展评审委员会主任孙海平宣读评审报告。此次邮展共对126部邮集进行了评审,最终评出金奖2个,大镀金奖1个,镀金奖4个,大银奖4个,银奖5个,镀银奖6个;试验类金奖1个,试验类镀金奖26个,试验类银奖39个,试验类铜奖34个,参展证书1个。 接着,与会领导给获得各类别金奖、大镀金奖的获奖邮集作者代表颁发获奖证书。 随后,国际邮展评审员孙海平针对邮展中的一框类邮集作了简单的点评。他说,一框类邮集,值得重视。要编好一框类邮集,并不容易,原先那种把五框邮集选一框的做法不行了。要编好一框类,一定要注意四点: 一是选题。选题范围绝对不能太大,如,《龙的履历表》、《生肖狗与狗文化》,就有点大; 二是处理。要根据题目构思出来。按年份,按传统类比较好处理,按邮政历史类就有难度; 三是素材。素材可以扩大范围,如《法罗群岛的首套生肖自动化邮票》的素材就比较新颖。有的用了复印件就不是好的选择。 四是极限。对于极限类,同一种邮票在一框中不能超过2枚票。此外,目前邮集的外观占10分,今后规则有可能要改为5分。如果今后邮集编排不好就麻烦了。 全国集邮联邮展委员会副主任、本次邮展的评审员杨桂松也作了点评:邮集如果今后还想参展,就要都找出点问题。 1.大题小做。选题不可大于内容,但内容倒可以大于选题。有一部《先贤属相录》用“先贤”当然可以,但范围有点大,特别其中有“焦裕禄”等人物,似乎不属于“先贤”; 2.版式研究。不能只有一种版式的邮票,起码要有2个以上版式才行; 3.素材选择。如一部邮集全是官制首日封就不太合适,应有点自然封。另外,盖销邮票不宜使用; 4.叠加问题。有的贴片上叠加了3、4层就不合适,邮品要完整展示; 5.品相问题。如有的封拆开展示,就会减分。要选好品相的邮品,对有一些小毛病的邮品,可作些技术处理,这是允许的; 6.禁展邮品。台湾、伪满洲的邮票,有的邮集出现了4枚,虽然对票上文字作了遮挡,但这类票是绝对不能用的; 7.邮政用品。邮政用品偶然可以开天窗,但不能剪片,否则影响完整性; 8.研究性。有的邮集还欠缺研究。要加深研究,邮集的得分就能提高。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