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黄埔军校邮票读法背后故事 日期:2019-12-22 1994年6月16日中国邮政发行了1994—6 J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七十周年邮票1枚,面值20分。欣赏这枚邮票,除了黄埔军校的历史故事外,不少人可能还没有注意到黄埔军校埔(pu)字读法背后的故事, 黄埔军校的“埔(bu)”字被读错为pu, 是因为当时蒋介石文化低不识字,给误读成埔(pu)了。后来就念黄埔(pu)军校了。 “黄埔军校”中的“埔”是个使用频率极低的字,如果不是因为有个黄埔军校,恐怕没几个人知道有这么个字。黄埔军校的“埔”读pu ,字典上是这么写的。其实“埔”字本无pu这么个读音,是硬让当时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给错读出来的。在建校讲话时,蒋介石用浙江的口音把黄埔(bu)军校念成黄埔(pu)军校了。 所以,《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埔”字,有两个读音:一、读pu,“地名用字:黄埔(在广东); 二、读bu,在江西,“大埔bu,地名。” 只有在广东黄埔这一个地方,“埔”这个字是读成pu的。 在广东、福建、台湾还能找得出一些带“埔”的小地名,都读成bu,如广东河源市有埔前镇,紫金县有柏埔镇;福建惠安有南埔乡,南安有杏埔村;台湾有大埔、东埔等小地名,其他省区就难找这个“埔”了。如此看来,“埔”这个字仅仅是一个用于广东、福建、台湾一带的方言地名用字,使用范围极窄,而且语义单一。可就是这么一个字,却偏偏要弄出两个读音来,即多音字。在别的地方全都念bu,单单只是到了黄埔这个地方,就要念成pu。 其实,“埔”字在黄埔军校建校前原本只有bu一个读音,后来被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在讲话时念错了,才有了pu的读音。问题就出在蒋介石和他的部下身上。 本来黄埔是个很小的地方,没几户人家,“埔”原本也是读bu的。当年建黄埔军校的时候,黄埔师生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当地人极少。蒋介石是浙江人,他的亲信也多是江浙一带无方言区的人,上海有条黄浦江,那个“黄浦”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了。当时是多事之秋,那里还顾得上细枝末节,蒋介石讲话时一看讲话稿,这个“黄埔”的“埔”跟上海那个“黄浦”的“浦”模样也差不多,于是蒋介石就读成了pu 。既然校长蒋介石都这么念了,大家也只好跟着这么念了。 后来黄埔军校名气越来越大,这个被蒋介石错读成pu的“埔”也就以讹传讹,越传越广,直到后来上了词典,让字典上多出一个多音字来,现在已经不可能再更改了。 邮友们,记住了吧,在欣赏1994—6 J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七十周年邮票时,黄埔军校的埔pu 字的读音是蒋介石造出来的呀!
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