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

【12月13日】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今天


2001-27《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四十周年》


国家邮政局于2001年12月13日发行《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四十周年》纪念邮票,全套3枚。邮票设计者为戴宏海,由北京邮票厂印制。


邮票图案分别为:“闽海雄风”、“箪食壶浆”、“日月重光”。


郑成功(1624-1662),福建南安人,明末将领郑芝龙之子。本名森,字大木,幼名福松。1624年(明天啓四年)生于日本长崎平户岛千里滨,7岁时由父亲接回国。1645年他辅佐南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立政权,被封为平国公。隆武帝赐姓朱,改名成功,人称“国姓爷”。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台湾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郑成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写下了明末清初最重要的辉煌历史。



2003-26《东周青铜器》


2003年12月13日,为了展示中国古代铜器艺术的辉煌成就,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东周青铜器》特种邮票,全套8枚。邮票设计者为王序,雕刻者李庆发(1、3图)、姜伟杰(2、6图)、阎炳武(5、8图)、郝欧(4、7图),由北京邮票厂印制。


邮票图案分别为:“龟鱼纹方盘”、“秦公簋”、“中山王铁足鼎”、“曾侯乙匜”、“神兽尊”、“凤纹尊”、“莲鹤方壶”、“龙兽提梁盉”。


东周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开始,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灭为止,历经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这时的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的又一个高潮期。


东周青铜器,普遍采用更高水平的制作工艺,风格纤巧、清晰,极富地方性和生活色彩,以构思独特、铸造精美著称。春秋后期青铜器的器形设计与使用相结合,造型富于多样化,更加精巧新奇。在铸法上多以“失蜡法”为主,再搭配各种焊接和镶嵌装饰,表现出玲珑精巧、装饰华丽的青铜艺术。其艺术魅力表现在:构思巧妙的形态、富丽精致的纹饰、风格多样的铭文书体。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后代青铜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片来源于邮来邮网邮票目录,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