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0日,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邮局启用元代“京畿都漕运使王德常去思碑”邮资机戳,限当日使用。当天,我来到地安门邮局,打机戳的人并不多,三三两两地有几名集邮爱好者在帖票、写地址、做纪念封。很快我也打好机戳写好地址给朋友寄出。这时有位集邮人发问这枚机戳是什么意思,怎么那么多字,跟大运河有什么关系。这句话提醒了我,通常发行机戳均为简单图案,有时候还真没仔细研究内涵。有邮友说从网上查去。我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网群,还真有热心邮友发了相关资料,让我获益匪浅。回到家中,我打开电脑查询其中的运河故事。原来在1952年8月19日开辟安定门东城墙道路豁口时,在城墙内掘出元至五十五年(1355年)立的“元京畿都漕运使王德常去思碑”一块,碑文记有元代漕仓制度等,史料价值极高。“去思碑”简而言之就是碑主的政绩纪念碑,亦称"德政碑"。碑志之一种。旧时官吏离任时,地方士绅颂扬其"德政",著文勒碑,表示去后留思之意。元京畿都漕运使王德常去思碑通高3.75米,碑下龟趺长1.39米。碑额浮雕双龙正中篆书“太中大夫京畿都漕运使王公去思碑”,计1449字。碑的内容主要记载王德常出任京畿都漕运使其间的政绩和人格,为继任者树立典范。其中有关漕运、仓储等记载为研究北京经济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清朝时期,人们都知道的总督权力很大,比如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然而还有一个总督,不管地方行政,但重要性比地方总督还重要,这就是漕运总督。每年有两万多艘漕船要进京城送钱粮,还有上万条商船。所以,漕运总督的地位非常高。如果是“普通”的总督,至少也是从二品。如果漕运总督还挂着兵部侍郎的衔,那就是从一品。漕运总督的地位并不低于直隶总督,甚至更重要。由此可见在权力和金钱面前,官员的人品德行显露无疑。去思碑让后人记住了那些为国为民的好官。原来这枚机戳和京杭大运河有着不寻常的故事。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