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

【11月26日】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今天




J.51 国际档案周

发行时间 1979年11月26日


(3-1) 8分 中央档案馆              500万枚

(3-2) 8分 皇史宬—金匮          500万枚

(3-3) 60分 皇史宬正殿—石室 100万枚


邮票规格(3-1)(3-3)40×30毫米(3-2)30×40毫米

齿孔度数(3-1)(3-3)P11×11.5(3-2)P11.5×11

整张枚数(3-1)(3-3)50枚(5×10)(3-2)50枚(10×5)

发  行  量 100万套

邮票设计 孙传哲


为纪念国际档案周,中国邮电部于1979年11月26日发行了这套纪念邮票。邮票中的“中央档案馆”建于1959年,是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和文件的处所。“中央档案馆”的匾额是周恩来题写的。邮票中的“皇史緀”是专藏帝王的手迹、实录和秘典的地方,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档案馆之一。它始建于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1536年落成,位于北京南池子。解放后这里又按原状进行了修缮。




J.62 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一周年纪念

发行时间 1980年11月26日


(5-1)  4分 射 击   500万枚

(5-2)  8分 体 操 1000万枚

(5-3)  8分 跳 水 1000万枚

(5-4)10分 排 球   500万枚

(5-5)60分 射 箭   125万枚


整张枚数  50枚(10×5)

发  行  量 125万套

邮票设计  卢天骄


1896年奥委会召开首届运动会时,曾向中国发出邀请,当时因清政府闭关锁国,未予理睬。1922年,中国正式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断了与奥委会的来往。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通过表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奥委会中的合法权利。


这套邮票设计新颖、清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手法近似中国古代的浮雕拓片。图案以深棕色突出人体运动造型,体现了运动员健美的形象。背景衬以不规则的白色曲线,并着以艳而不俗的底色,使画面和谐生动,增强了人物的动感和力度,作为衬底的国际奥委会会徽──五环标志,象征中国运动员将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1992-17 《罗荣桓同志诞生九十周年》(J)

发行时间1992年11月26日


(2-1)20分 人类庄严             2848.7万枚

(2-2)50分 身经百战摧强敌 2638.45万枚


整版枚数 50 枚 (5×10)

发  行  量 2638.45万套

邮票设计 魏楚予


罗荣桓,字雅怀,湖南人,1902年生。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9月同林彪率东北野战军实话辽沈战役。1948年冬入关,和林彪、聂荣臻一起主持平津战役。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和总干部部长。1963年 12月16日逝世,终年61岁,刘少奇、朱德参加了他的公祭,邓小平在悼词中称罗总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领导人之一。




1993-16 《杨虎城诞生一百周年》(J)

发行时间1993年11月26日


(1-1)20分 杨虎城诞生一百周年 8109.25万枚


齿孔度数 P12

整版枚数 50枚

发  行  量 8109.25万枚

邮票设计 邹建军


杨虎城将军,生于陕西蒲城县东南乡甘北村。1917年参加靖国军,任左翼军第五游击支队司令。邮票主图为身着戎装的杨虎城将军半身肖像。



特6-2007《中国探月首飞成功》

发行时间 2007年11月26日


(1-1) 1.20元 中国探月首飞成功纪念 1199.99万枚


邮票规格 36×36毫米

邮票版别 胶印版(采用压凸工艺)

整张枚数 10枚(1+2+3+4)

整张规格 176×176毫米

发  行  量 万枚

邮票设计 王虎鸣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在中国的历史上,关于月亮有各种美丽的传说,也有众多妙文佳句。但各种民间传说,如“嫦娥奔 月”,满足的只是人们对月球的一种幻想。至今,人们吟诵不仅关于月亮的诗句,如李白的“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抒发的都是对月球神秘的一种感慨。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随着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成功升空,中国人数千年的梦想得以实现。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从西昌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精确入轨;11月5日,嫦娥一号成功“牵手”月球,成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11月7日,以准确进入200公里使命轨道为标志,嫦娥一号完成中国历史上最远的“太空长征”;11月26日,嫦娥一号传回的“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


中国首次探月的成就和辉煌,被深深地镌刻进无垠的太空。中国航天再次高高昂起的龙头,又一次向世人昭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不断创造新的起点,书写伟大复兴的篇章。




 


2012-29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与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T)

(与土耳其联合发行)

发行时间2012年11月26日


(2-1)1.20元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              1019.98万枚     

(2-2)1.20元 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 1019.98万枚


邮票规格 50×30毫米

整张枚数 12枚

整张规格 190×180毫米

发  行  量 1019.98万套

邮票设计 呼振源、马立航、比伦特·阿泰什(土耳其)

资料提供 江苏省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指挥部

责任编辑 干止戈


2012年11月26日,中国邮政与土耳其邮政联合发行邮票一套,邮票名称《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与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全套邮票两枚,分别展现两国一座雄伟的大桥。巧合的是邮票中选取的两座大桥皆为悬索桥。中土两国友好交往历史悠久。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城曾是历史上著名“丝绸之路”的西端终点。自1971年8月两国建交以来,中土两国关系发展顺利。

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期间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孙国祥和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张志良将擎起火炬,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传递,让奥运圣火从亚洲“跑”向欧洲。


图片来源于邮来邮网邮票目录,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