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我国邮票的“边纸”设计需再改进!



 近年来,我国新发行的邮票,边纸设计涉及的专题信息越来越多起来,邮票边纸作为专题邮集素材之一,倍受专题集邮爱好者的青睐。


  2000年以后,我国邮政部门开始发行与邮局全张“版式一”相区别的“版式二”套票小版张,俗称“小版张”,边纸设计精美,内容丰富,整版收藏,且不成问题。




 

  但是,综观“版式一”边纸设计风格,可以说是“版式二”的翻版,只考虑整体效果,而没考虑被撕单后的效果。


       通常“版式一”会撕成四方连或是单套,单套居多,这样,必然会破坏邮票边纸图案的完整。


       你说你再怎么设计得好看,如此结果,就不觉得可惜。


       同时,带边撕,也不是很方便操作,尤其是在集邮门市分票,只好齐溜溜把整个边纸撕了,五花八门的邮票边纸变成一堆废纸,不但可惜,而且特浪费,大部分集邮者得不到带边的邮票,还怨声载道。


 

 

 




  一些连体票尚能完整地保留下边纸,比如:2001-6永乐宫壁画、2004-7楠溪江、2009-6石涛作品选等等。


       还有一部分,可以相对独立地保留一些边纸信息,比如:2011-15明清家具--坐具、2011-25八十七神仙卷等等。




       而一些邮票边纸设计尽管十分大气,撕成单枚却无法保留下来。


       作为专题邮集的素材,边纸必须和邮集连在一起展示,不然,集邮素材的“身份”就荡然无存了。





 

 

 


       上面列举被废弃的邮票边纸,是从集邮门市部收集到的,不过,就算连票撕下,边纸上图案也会被撕坏。

   

       因此,考虑到实际情况,建议“版式一”边纸设计必须综合考虑与单枚邮票的统一,齿孔通天,方便分票,撕下后,边纸上的图案尽量不会被破坏。


       否则,还不如什么都不要设计,至少还能留下节能环保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