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钱币收藏史上五大收藏浪潮 日期:2019-11-23 从古至今,作为钱币收藏投资的品种——钱币,在中国出现过几次钱币收藏潮:比如最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专门研究论述钱币的著作,盛唐、宋、明时期亦出现了一些有关钱币欣赏和收藏的研究著作。 然而,中国最大的钱币收藏浪潮是直至于清朝以后方出现的。清朝至今,中国共出现五次钱币收藏大浪潮。 ①距今250多年的清朝乾隆时期清康熙、雍正大兴文字狱,文人士大夫不敢为文,从而兴起考据之风。 乾隆皇帝顺时而为,在官方的认可和提倡下,文人士大夫大量收藏研究钱币,大胆议论、考证,出现了一大批钱币收藏家和钱币研究家,并出版了大量有关钱币的书籍,如《古泉丛话》、《泉林小史》、《钱录》等,官方还组织编撰、出版了《钦定钱谱》等。 后因受鸦片战争战乱的影响这股热潮方逐渐降温,前后持续了七八十年。 ②20世纪初此次钱币收藏投资浪潮源自清末民初的动乱。 伴随着一个王朝的衰落和灭亡,流出大量皇朝王室的古董、艺术品,钱币作为一种古董藏品,成为市场投资炒作的品种之一。 第一次收藏钱币的浪潮中,币商和钱币收藏家相互买卖,使得当时钱币收藏有了投资价值,钱币收藏大于投资;而第二次钱币收藏浪潮中,则是收藏和投资的比重则各占一半。 ③20世纪30~40年代随着清末民初钱币收藏余脉,民间的钱币收藏越来越兴旺,20世纪30~40年代,钱币收藏成为一批文人雅士和富商巨贾的雅好,尤其钱币收藏中心上海、江浙一带,更为火爆,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钱币收藏家。 1936年,中国钱币收藏界流传出“南张、北方、西罗”的称誉,促使钱币研究从金石学和考据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次钱币收藏研究热的最大成果是《古钱大辞典》一书的出版。这股浪潮后续随着1937年日寇的侵略逐渐消退。 ④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中国邮市、艺术品市场的走强,钱币成为收藏浪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20世纪80年代初,钱币收藏从作为“封、资、修”的过去境遇中逐渐解放出来。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钱币学会,钱币成了仅次于邮票的中国第二大收藏品种,在各地只要有集邮市场,就有钱币市场。男女老少均参与了钱币收藏投资热潮,特别是流通纪念币的发行,使钱币市场呈现出了异常火爆的状况。 ⑤21世纪后毫无疑问,这一次的规模与资本效应是史无前例的。新世纪,尽管邮币卡收藏市场一度处于调整中,但钱币市场始终处于强势。 2007年开始,伴随着股市、贵金属上涨,钱币市场开始了由金币和老银币带动的一轮爆发性上涨。此次浪潮在2010年春节后全面掀起,人民币藏品、古钱币、民国纸币、地方钱庄票,接二连三地扬升起新一轮强劲的上涨行情。 钱币收藏市场全面升温,特别是第三套人民币等,暴涨行情让币商们目瞪口呆,直呼看不懂。 根据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考证,我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货币文化源远流长。而钱币作为我国的名片,相信其收藏浪潮也绝不止步于五次。
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