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回家越看越好看,越看越像某个电视节目里出现的某件国宝,脑海中浮现出各种捡漏的故事。于是就拿着东西去鉴宝了,由于之前自己心里对这件东西期待比较大,因此当专家给出赝品的结论的时候,就很懊恼,责怪专家水平低不识货。尤其是专家迅速做出判断的时候,就说专家秒杀,不负责任。其实这都是不懂造成的结果。
元宝,早年流入日本(日本平岛春水藏)国内仅发现此一枚。1998年底开始,津门二丰舍邱思达先生开始在天津日报满庭芳上登载“二丰舍谈屑”,当时我在天津读书,但是由于平时不读书看报,所以不曾知道此事,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几篇,于是就转贴了出来,请大家看看。
贞祐通宝是金朝的名贵钱币品种,背为光背,如是真品价 格可达20万元以上。贞祐通宝有铜钱也有铁钱,铜钱价 格比铁钱高。但仅从图片看,这枚钱币不伦不类,应该不是真品,破绽一是贞祐通宝材质应为青铜,而该币是黄铜;其二是文字风格不对;其三是钱币边缘太宽。
其实无论是通货还是美品,现在的行情比2010年、2012年、2013年、2014年都好了很多,只是没有赶上2011年疯狂的那一年。
现在和以往的不同是好品和烂品分化明显。好品贵的吓人,烂品怎么也不起价,这也是未来的趋势。就拿宣三来说,通货价一千七八,稍微好品的都在三四千,两千多这个档已经逐渐消失,希望大家的藏品也能逐渐向美、精、稀靠拢,宁缺毋滥,不要贪图便宜去迁就烂品。
贞祐元宝贞祐通宝、元宝:铸期:宣宗古玩年间(1213-1216年)贞祐元宝特征通宝,小平,钱文真书顺读。元宝小平,钱文真书旋读。古玩元宝,早年流入日本(日本平岛春水藏)国内仅发现此一枚。
中国从有货币算起,已经有几千年的时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钱币的品种不下有数干种,其中有珍 稀品,也有普通品。人称“物以稀为贵”。大凡收藏钱币的人总想得到存世不多的珍贵钱币,这种心理恰恰被那些古董商所利用,鱼目混珠,伪品便出现了。因此,无论是收藏、还是研究钱币,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去伪存真的问题。本文想就几种钱币作伪和鉴定的方法,以及鉴定钱币所应具备的一些知识等方面作一比较系统地介绍。
津门二丰舍——邱思达先生简介邱思达1935年生,号津门二丰舍,天津市人。系中国钱币学会会员、天津市钱币学会理事、市民间收藏学会顾问。受家庭熏陶,自幼酷好集研钱币,藏品颇丰。
1990年,在天津市举办个人钱币展。对中国古老的货币贝及两宋钱币有深入研究,为《中国钱币大辞典》撰写两宋词条二百条,并有众多论 文发表于《文物》、《中国钱币》、《人 民中国》(日文版)、《中国报道》(世界语版)等报刊。出版有《古钱百咏》、《中国近现代铸币图说》、《观古阁泉说注评本》等专著。
收藏古钱币需要用眼力去挖掘其收藏潜力。不同朝代的古钱币,收藏的价值是不一样的,而古钱币收藏价值不外乎由其收藏存世量、本身的鉴赏价值、古钱币的品相、古钱币所处朝代的位置等因素所决定的,一枚值得收藏的古钱币必定有自身的特色,如果存世量大,而且鉴赏价值一般,那么这枚古钱币就不具备收藏价值,故而在收藏过程中应该结合多方面对古钱币的潜力进行考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古玩行业中,一些不法分子和利欲熏心者或以赝品坑人,或“埋雷设圈”诱使好古善良的人们深受其害。所以在朋友的选择上相对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真诚的朋友更是难觅。但要相信经过不断地磨合、交流,不断地优胜劣汰,就会有许多知心朋友与你同行。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