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有两个“强盗”将其粗暴的带走,从此开始辗转漂泊。159年后的今天,这位漂泊的游子,终于回到自己的“家”。
11月13日,在国博举行了一场文物的捐赠仪式。为更好践行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的文物保护国际共识,国家文物局经与何鸿燊先生协商一致,将马首划拨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回归原属地,回到了阔别169年的“家”。

▲2007北京印花税票《北京园林-圆明园》

《捣练图》作为一幅描摹唐代贵妃浣洗白练场景的绘画,原作虽然早已散佚,现存为宋徽宗时期摹本,但是较为忠实反应出盛唐的风貌,仍属国之瑰宝。但在1860年那场大火之后,就流逝海外,1912年入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同为唐代文物,还有两件流逝海外的文物曾经有幸登上中国邮政的方寸之上,那就是-昭陵六骏。
▲2001-22《昭陵六骏》邮票
昭陵六骏本是阎立本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以其生前乘坐的六匹战马的蓝本进行绘制,雕刻的守陵石雕。
在唐太宗的昭陵前守护千年,但是到了民国,那个动乱的年代。臭名昭著的古董商-卢芹斋在1914年“六骏”中的"飒露紫"(邮票中的第四枚)、"拳毛騧"(邮票中的第五枚)被打碎装箱盗运到美国,现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在191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展览后,引发轰动,其又组织人员偷到另外四骏。可能小伙伴们发现,流逝海外的两骏,保存状态要优于另外四骏,因为第一次找的是盗墓贼干的,第二次找的是当地军阀(找专业人事办事有多重要),所以破损就比较严重,并且因为军阀是公开操作,导致民怨沸腾。当时民间义士冒着生命危险,在军阀眼皮下,利用一些烂石碑置换了装有四骏的箱子,才使得另外四骏保留在国内。建国后,入藏西安碑林得到修复。
▲2015-21《故宫博物院》小版
说起海外流逝文物,是我们民族永远无法弥合的伤痛。各位小伙伴都知道,中国馆藏文物最多的是故宫博物院,其馆藏文物共计1862690件(套),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统计,在世界各地博物馆已经公布的馆藏文物,属于中国的流失文物就有168万件之巨。
▲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宫”内景
其中还有列如法国枫丹白露宫(拥有一个当年火烧圆明园之后,把战利品打造出“中国宫”)之类,未公布数据的收藏机构数据。
而在世界各国的民间收藏,是168万件的十倍?十五倍?二十倍?... ...我们不得而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位工作人员曾经说过,中华文明拥有5000年文明史,其中每一天都有至少10片文明碎片,遗失海外。
▲《国家宝藏》-皿方罍
假如国宝会说话,这些流失海外的文物会和皿方罍一样,盼望着回家,盼望着那重归故土,与亲人“团圆”的那一刻。虽然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但是小编坚信,会有更多的海外流失文物,会随着国家实力的强盛“回家”的。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