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顺治五式”是一种什么钱币?

公元1644年,清朝爱新觉罗·福临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世祖。在北京设铸钱局铸钱,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钱局,并铸“顺治通宝”。 顺治钱制形式未能统一,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也就是在钱币界享有盛誉的“顺治五式”。

一是仿明朝钱式,面文“顺治通宝”,皆为光背无文。 采用这种形式,主要是适应关内群众的需要,也便于新旧钱之间的兑换。

 

二是仿会昌开元钱制,钱背文纪地纪局。如“户”“工”为宝泉、宝源两局所铸。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八年钱重改为一钱二分五厘。 有的钱局开铸时间短,开铸不久即停铸。

三是权钱钱也叫一厘式钱,即在背面除有局名外,穿左边铸有“一厘”二字,比前一种少了“延、西、荆、襄、云、五局”,“一厘”是指权银,一文铜钱折银一厘,一千文铜钱值银一两。

 

四是满文钱,面文为“顺治通宝”汉文,背文则用新满文,穿左右满文为“宝泉”或“宝源”,规定每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十四年因停外省铸钱,所以仅在北京铸行。

五是满汉文钱,面文“顺治通宝”汉文,背文纪局名改为穿左为满文钱局名,穿右为汉文钱局名,顺治十七年,户部商议决定重开各省钱局,除宝泉、宝源两局所铸制钱仍为满文钱局外,其他各省钱局所铸钱背文都为满汉文钱,共有十二局:即“临宁原,宣、同、江东、河、蓟、昌、浙、陕”。#国学经典推荐#

 

作者:陈 君 校稿:游金地 小扬

本文属于公益用途,意在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关注账号并在下方评论您的观点!文章中如有错别字,欢迎指出,我们将积极改正!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