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4

认清“加字”小型张的实质

  1999年世界邮展期间,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了“九龙壁”加字张邮折, 由于发行量仅20万套,立即成为市场中的热门品种。


       特别是“八一” 彩封的逞强,还使得“九龙壁”加字张邮折市场价突破百元大关,成交活跃。


       那么,加字”小型的投资前景到底如何呢?




 

 

       邮电部曾在70年代末发行过加字”小型,它们是:J41“里乔内第31届国际邮票博览会”小型张、J42“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展览・香港”小型张,利用T37“云南山茶花”小型张和T38“万里长城”小型张加字而成。


       由于这两套加字张发行量总和仅20万枚,经过若干年的大量消耗,目前的存世量极为有限,市场价已高不可攀,成为新中国珍邮。


       从那以后,我国再未发行过加字”小型,所以,大多数投资者对加字张较为陌生。



 


       1991年我国邮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狂潮,邮电部为了调控市场,自1992年起连续3年大幅度增加邮票、小型张的发行量,造成邮市在低谷徘徊多年。


       为了迎接1996年在北京举办的亚洲国际邮展,邮电部于1995年发行了极具投资价值的“桂花”无齿小全张和“世乒赛”小全张,邮市才止住了下跌的态势。




 


       与此同时,为了活跃市场气氛,邮电部首次授权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加字张,第一枚“龙门石窟”加字张就此出笼。


       由于媒体的广泛宣传,刺激了投资者的购买欲,“龙门石窟”加字张的涨幅竟然超过了“桂花”无齿小全张和“世乒赛”小全张,许多投资者认为此张是未来的超级黑马。


       然而,“龙门石窟”加字张在1997年邮市新一轮高潮中却黯然失色,“桂花”无齿小全张和“世乒赛”小全张成为新的领头羊,至今仍保持着强势。




 

 

       “加字”小型张的致命弱点就是,它本身不是国家发行的邮资票品,而是中国集邮总公司新开发出来的一种邮品,是典型的企业行为,而非国家 行为,与当年邮电部用T38M、T37M加字而成的J41M、J42M有着本质的 区别。


       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的加字张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只适宜短期的炒作,且市场风险较高,这已经被多年的实践所证明。


       在目前已发行的10多枚加字”小型中,其母票都是超量发行并在邮市长期打折的、公认的垃圾张,如“万国邮联”、“竹子”、“香港回归”等型张。


       这些垃圾张曾使无数投资者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难道将垃圾张加字就能使其身价百倍吗?


       曾经,市场盛传国家邮政局将要回购550万枚“香港回归祖国”金箔张,从而引发了严重超跌的“香港回归祖国”金箔张的强劲反弹,但也仅属昙花一现。


       国家邮政局推出的“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加字金箔张,因其售价较高,上升空间几乎被完全封闭,投资者需谨慎对待,否则会重蹈“香港回归”金箔张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