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市场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那波超级行情结束之后,
就处在非常典型的暴跌和阴跌之中。
那些在高位买进的投资者的损失惨重,
即便是那些小心翼翼摸着石头过河的投资者也未能幸免,
同样是饱受煎熬,市场可以说是全无生机
虽说在此期间,某些资金不甘寂寞,对于某些品种进行的博弈,
也多次走出了几波上扬行情,甚至还有若干次的中级行情,
但赚钱效应总是稍纵即逝,
并没有出现投资者所认为的真正意义上的超越1997年的大行情,
套牢盘并为此得到减轻,
有的时候反而是越来越重了,
投资者感到前途迷茫。
就在众多投资者认为1997年那波超级行情将难以再现的时候,
文交所电子盘这一新生事物诞生了。
文交所电子盘在初登市场的时候,
可以说是非常艰难,每天的成交量只有区区几百万元,好的也就数千万元,
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文交所电子盘的运行,
悲观者甚至认为它就是一场“骗局”,
并提醒投资者千万不要上当。
然而,文交所电子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之后,
并没有出现当初许多投资者的十分糟糕的预想,
文交所电子盘更是犹如雨后春笋地遍地开花,
给原本低迷的实地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这些年来,邮票市场之所以未能出现或者产生大家期盼已久的超级行情。
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理财产品的多样化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这并不是根本性的原因。
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供求的严重失衡,原有的巨额存量和新发行品种的不断堆积,使得市场不堪负重,只能以向下调整的方式展开行情,导致市场和投资者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
邮票的自身价值也就愈来愈低了,大面积深度打折邮票的存在就是一个最为直接的反映。
在这最为紧急的时候,互联网+成为了传统的邮票的积极改造者,
因而,文交所电子盘的模式诞生了。
行情产生的基础是什么呢,
那就是需求要远远大于供给,并且具有较长时间的持续性,只有这样意义上的行情,才可称为超级行情,
才可以使众多的投资者在这场盛宴中赚得盆满钵满;
而文交所电子盘的出现,就等于在基本需求上来了一个惊天大逆转,由以往的没有需求或者及其低微的需求,突然来了一个暴增,
并且这种暴增在一段时间之内,还具有十分良好的持续性和扩张性,
在这种效应的带动下,那些长期以来沉睡的的货源就会被源源不断涌入的资金一扫而光,
这种现象已在行情中得到了越发精彩的展现。
2014年至2015年之间,邮票市场走势之强劲,已经远远超出绝大多数投资者的预期。
价格不断创出新高的品种每天都在涌现,以前不少不被人们所关注的冷门品种纷纷走向了前台,
其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成交量的猛增及价格的大幅拉升,
许多投资者为没有能在低位大量建仓而感到懊悔,
因而都在四处寻找潜力品种,
这又使得一大批更不为人们所熟悉的品种走上了新的舞台,
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
而它们的最为有效的改造者正是文交所电子盘。
牛市的特征已是一览无余,投资者为此欢欣鼓舞,都准备借此良机大干一场,来弥补这么多年来的损失或者攫取超额利润。
在这场空前激烈的博弈中,提前发现并布局能在日后行情中成为庄家重要筹码的品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因为它关系到投资者能否获取高额利润或者规避高风险的一个重要利器。
在牛市行情中获取一般意义上的利润并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但能持久性地赚取高额利润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即使是在阶段性的时间内也是如此,
所以说,品种的选择就至关重要了。
在品种的选择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一个性价比绝对高的标准。
比如说,某些投资者一直以来都专注于第三轮生肖票的跟踪、挖掘、等待,在大版票、小版张和赠送小版张之间游走成绩斐然。
而有的投资者对于编年小型张痴心不改,越是在其低迷的时候越是大量地买进,似乎把成本放在了一边,并不去过多地计较它,心态始终如一;
这不,编年小型张的许多品种都走上了快车道,
有的品种甚至跨入了高速路,
原封超过万元的品种不断增多,
其动力源正是文交所电子盘所特有的广泛的辐射性,
筹码争夺战的序幕由此拉开了。
只可惜,文交所电子盘后来被强行关闭了,直到今天尚未任何明确的消息,投资者心急如焚,但又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慢慢地等待着,备受煎熬。
(版权属于作者,感谢周老师为原创付出的辛勤劳动
致敬周凤迟大师如侵权,请联系处理;
编辑:柯汝;转载请注明出处)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