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

贺岁币的福文化,您知道吗?

福文化源远流长

本期【钱币小讲堂】

小编将从清宫“福”字着手

一起探讨贺岁银币的“福”字渊源

甲骨文福字

金文福字

字是我国出现很早的文字之一,为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是“两手捧酒献于祭台上”,在金文中也保留了酒坛的形状以及将酒坛用于祭祀的意思。

现在的福字,由示、一、口和田组成,示,指神抵;田,指耕地、打猎;一字,按《说文》解释说:“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口字,《说文》说:“口,人所以言食也。”

在这个福字上,寄托了老百姓祈求得到田地,以满足温饱需求的愿望。

"福"

解释为"福气"、"福运"。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清宫过年习俗,自康熙时期起,皇帝写的第一个福字,要挂在乾清宫正殿,其余的或者挂在皇宫各处,或者赏赐给文武大臣联络君臣感情,得赐“福”的文武大臣莫不奉为至宝。

康熙皇帝“福”字!

雍正皇帝“福”字!

乾隆皇帝“福”字!

据2015年、2017年和2018年贺岁银币的设计师朱熙华介绍:

贺岁币使用了这个最为广大人民所接受的乾隆御笔“福”字形象,它代表着大江南北,是全中国人民心中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