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张宏:公盘让大众分享艺术价值

  文/张宏 

  笔者30年在艺术品市场沉浮,亲身参与和见证了艺术品行业的起起落落。可以看到,国内艺术市场旧有碎片化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原有一级市场参与者画廊无法有效推广自己的画家而获得经济发展的红利,也不能持续培养有实力有潜力的艺术家;一级半市场藏家无法将手中的优质艺术作品有效流通的尴尬处境;二级市场拍卖行则不负责保证作品的真伪。在全球化浪潮和新技术革命席卷全球的趋势下,其他行业正在加速产业的转型升级,而我国的艺术品行业似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模式与互联网、金融进行有效对接,建立完善的产权、定价、增值、流通、信息披露、信用体系,实现我国艺术品投资领域的市场化、规范化运作。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文化软实力关乎中国梦的实现。文化艺术行业各种利好政策频出,国家资源优先配置趋势明显。这样的发展战略,充分显现出中国在三十多年物质领域快速发展之后对社会精神层面发展和需求的反思。国家也如同生命体,只有精神好了,“软件”“硬件”相匹配,才能状态好、身体棒,从而实现整体健康;另一方面,作为与房地产、股票并列为世界三大投资洼地的艺术品产业,其回报率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有着相当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数量庞大的艺术家创作群体和强大旺盛的艺术创作力。如何利用这样可观的产业力量,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在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助力的同时,为国内投资热钱找到下一片蓝海?

  一个能够打通艺术圈和投资者之间障碍的有效渠道、一个能够获得圈内外民众信任的有公信力的平台必不可少!这是我们这些有志于长期深耕中国艺术产业的老机构发自内心的呼唤和期待。

  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推出的“艺术家公盘+新型电子盘”正是在这一历史节点上应运而生。艺术家公盘通过整套体系解决了艺术品的资产化问题,使艺术品具备了与产业对接的接口,而新型电子盘则能让大众有机会参与艺术投资,并且增加了艺术品的流通渠道。艺术家公盘解决了旧有模式普遍存在的干炒、流通难、缺少产业配套等问题,将艺术品市场、金融、互联网等结合为一个有机的产业体系,成为了连接艺术圈与广大投资者之间的桥梁。

  新型电子盘以艺术家为核心,从国内几百万艺术创作者中甄选出数百/千位优质艺术家,每位艺术家都有像我们这样专注的经纪公司去长期运营,与他们一起成长,只有这样才有增值,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投资者有价值可分享。这种模式极大提高了我们这些艺术机构的效率,我们不像以前那样先砸下一笔资金然后独自承担风险,而是可以一边销售原作回笼资金用于再投入艺术家增值运营,带动版画电子盘的良性发展。同时这一新型电子盘的问世也将为参与各方带去诸多好处:首先政府可以获得税收;其次降低了艺术品投资的门坎,为广大百姓开辟了一条新的投资渠道;第三通过参与投资让大众在短期内获得对艺术作品的认知,并通过了解艺术家生平及创作历程快速提升艺术鉴赏水平;当然尤为重要的是,电子盘交易作为一种手段,能够有效提升艺术家知名度,并为艺术家创作提供资金支持,反过来促进艺术家市场的可持续规范发展。

  新型电子盘不同于旧有艺术品电子盘和现有邮币卡电子盘,也完全不同于其他交易所推出的版画电子盘。这种模式的特别之处在于:以艺术家为载体,对其每一副进入电子盘的作品进行确权和保真,之后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估和公证,并在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进行详细备案,经过中国平安保险对其价格进行承保,使之具备资产属性之后再进行托管。这样完善透明的流程,使投资者所投资的作品能够得到充分安全有效的保障。另外,在此基础上授权制作限量版画,版画与艺术家及原作价值挂钩,投资版画相当于投资了艺术家及其原作,版画可以转手交易,可以取回欣赏悬挂,也可以兑换原作。大众投资艺术家,便有资金提供给专业机构及人员为艺术家进行增值运营,自然会使得艺术家及其作品升值,而投资者便可获得回报。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上述流程,艺术家作品首先通过确权保真实现资产化,再通过保险公司承保实现增信,最后通过交易、提货、兑换增值服务等多种形式体现平台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即艺术投资的大众化。而在以往模式中,没有增值、没有流通、缺乏配套设置的“干炒”,不符合金融市场的基本规律,无法实现良性循环,最后损害的还是投资者的利益。

  “艺术家公盘+新型电子盘”模式的出现,不仅有效地规范了艺术市场,更为长期以来艺术品与金融对接的难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它充分发掘了艺术品的固有特性,如艺术品的高附加值属性确定了其只要配置得当便可能成为属性同样为高附加值的金融行业中最值得期待和投资的资产;艺术品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画作的流失、艺术家本人知名度的提升,电子盘中的版画和原作有非常大的升值空间,“有价值才有增值,有增值才有红利”。

  曾有企业家问我,“艺术家公盘+新型电子盘”模式如何保持其可持续性?我反问道,你能保证一个企业三十年如一日地运营下去吗?他沉默不语。我说道,艺术家却可以。企业创造利润,发行股票,让投资者来投资,并进行分红;国家有黄金储备来证明国家实力。同国家和企业一样,艺术家每年产出艺术作品,而一个优质艺术家往往都可以打造五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即使是在其自然生命终止之后,其艺术作品及其影响仍可以为其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这难道不是比投资企业股票更加可靠?因此未来条件成熟时,这样的艺术资产完全可以与传统资产相媲美,甚至在发展成熟后也可能允许吸纳国际资本,真正夯实我国作为文化大国的地位。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很多谈话中,可以看出国家高层对中国“文化软实力”、“国家形象”乃至“中国文化艺术输出”的殷切期盼与迫切期待。在国际国内,中国都需要与经济总量相匹配的形象和声音,文化艺术的优先发展势不可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模式,“艺术家公盘+新型电子盘”能够解决一级市场画廊的生存困境,能够实现一级半市场收藏家的作品朔源后的保值增值,能够确保二级市场拍卖的真实身份,保证作品的真伪。这样的模式,使艺术家可以更好地为国家创作精品力作推动文化大发展,并为国家提供文化艺术大数据,为市场提供有序的法律保障体系,真正达到文化艺术领域的社会文明。

  优化文化行业结构调整,助力加快传统文化企业的转型步伐,使文化产业成果尽快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艺术家公盘+新型电子盘”在这一重大历史节点上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也正是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

  张宏,1965年生, 北京大学学历。资深艺术市场专家,创办厦门宏宝斋(被全国文联评为星级画廊),农工党福建省委文化艺术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艺术协会(台湾)常务副会长;“文物艺术品评估师”、“文物艺术品经纪人”、“文物艺术品鉴定师”三种资质证书;厦门市海峡书画产业协会副会长;厦门市鸿山慈善基金会副会长。

新浪收藏文交所频道 
传递文化产权市场健康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