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邮票的第二大功能作为文化艺术品进入收藏领域,特别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交易后,集邮者、经营者和更为关注的投资者,对邮票的先天估值显得非常重票,因为这“三类人”(集邮者、经营者、投资者之简称)玩的是实物,与当今红火的文交所炒电子盘上的概念是两回事,这三类人的资金流向实物,多为对邮票的先天估值是否正确来决定后市的回报赢亐。那么对邮票估值的正确与否是源于先天,那么邮票估值的先天要素又是什么呢?答决定邮票的先天条件是四个要素:发行量+题材+面值+沉淀时间。
邮票估值的先天要素
1、发行量:它在4个要素中是最关键的。举例同期发行两套同题材的邮票均优秀,且面值相同,一套发行量是3000万,另一套发行量是300万,在排除人为炒新和囤积居奇的情况下,按正常的估值行情走势,作为中长线持有,距发行后的20-30年,通常后者的价格是前者的20-60倍左右。
2、题材:可分为三类:一是优秀类,如生肖、书画墨宝、戏剧、转折性的重大事件等;二是中等类,如民俗传统和民间文化等;三是普通类,如文物、名胜、鸟兽花草、人物、周年纪念等。一般优秀题材、中等题材、普通题材相比,未来的增值空间相差2-5倍左右。相对而言,如果该套邮票有题材上的优势再加上发行量少的优势,那么就会促使该套邮票成为同期发行和同类题材中的标杆。
如1980年发行的丅46《庚申年》猴票,从当年1套/枚发行的8分面值价,36年后涨到1.2万元。还有是三类题材邮票发行后的消耗量大小,其消耗指的是用于了邮资凭证领域而不是作为商品被集藏,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信息传递不发达,多数人是沿用邮政的鸿雁传书,是某套邮票第一属性发挥的正常消耗量。如志号文10与文13属于同期发行同期题材,且邮票同是《毛主席最新指示》,只是一套中的枚数不同,文10一套5枚(连印票),文13一套1枚,两套邮票的单枚面值均是8分,文10发行量1500万套,文13发行量2099万套,当时作为收藏的人是寥寥无几,可以说大多数的邮票都用于了邮件(mail),48年后的今天,文10新票套价5.5万元(平均每枚1.1万元),文13新票套/枚价1500元,用当代的时尚语言说,这就是题材依附发行量、消耗量产生无泡沫的蘑菇效应。
3、面值:原则上全套面值越低(不含小型张、小全张、小版张),后期成长空间更大。比如一套4枚面值为2.8元(40分、60分、80分、100分各一枚)和一套面值11.1元(60分、80分、150、540分各一枚),均是同类题材、同期发行的邮票,后市上涨的价格通常后者比前者差,那是因为常用面值使用率高,作为投资倾向于面值低的套票,其优势有二,一是投入同等的资金,购入的邮票要多两倍,二是同期同类邮票市场行情好时,面值低的套票比面值高的套票不仅出货快而且回报收益也会高出好几倍,这一点在志号JT邮票和编年邮票中尤为突出。近10年来,时兴大版(邮局全张)邮票的收藏或投资,同样面值低的大版套票收益回报大于面值高的大版套票。
4、沉淀时间:邮票市场价上涨是随着发行时间螺旋式的上升(不含人为炒新),一般每4-5年其价值中枢会上移1次,而价格会围绕其价值中枢上下宽幅波动。新人中有一种较错误的认识,认为邮票发行的时间越久就越值钱,其实沉淀时间只是邮票增值的基础,而起决定因素的是存世量(物稀为贵)和需求的人气,如中国的第一套邮票——淸代的大龙邮票,全套3枚,面值分别为1分银、3分银、5分银,其沉淀时间130多年了,现全套市场价1.2万元,按当时9分银的市值,沉淀100年后还只抵得1980年发行时市值8分的《庚申年》猴票。这就说明沉淀时间的长短是次要,存世量的物稀也偏轻,反而需求的人气才是重量级,当然这种状况只能体现经济价值却不能体现史料价值,对于收藏或投资者来说,收藏是一种注重聚集历史画卷享受文化熏陶之乐,投资者无疑是注重一种高回报,当然一要选对品种二要有耐心,因为时间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掌握收藏投资邮票的估值,其因素是先天与后天并存,无论是收藏传后人还是投资创收益,两者的目的虽然不同,但对估值的邮票都希望持有的是精品。
谨防假冒邮票
随着现代印刷设备和电子制版技术的飞跃发展,收藏投资邮票最令人头痛的是怕买到伪品,邮票中的伪品可以分为五大类:即伪造品、变造品、修补品、仿制品和臆造品。
伪造品即我们常说的赝品,是对真邮票的假冒仿制。伪造印制的品种既有精品邮票,又有热门的邮票和一般在邮政窗口销售的普通邮票。变造品又称为改造品,是对真邮票的人为变造,如改变齿度、刷色、图文等,让一般的邮票变体成珍稀邮票。
修补品是对品相欠佳的真邮票修饰,让它成为上品,如对缺齿、揭薄、裂口、损胶的修复,对票面污染的清除和对缺损邮票的拼接等。
仿制品是对已停用和珍贵的早、中期邮票进行仿版别重新印刷,仿制的邮票因使用了现代科技,被称之为高仿品,鉴别水平较差者往往会受骗上当。
臆造品是一种纯属虚构模仿成邮票的印刷品,有的是无中生有,有的是模仿邮票,还有的是无邮资属性的商业票等,这些臆造品统称为“花纸头”,是与邮票无任何关系的工艺欣赏品,没有任何经济价值。这些五花八门的伪品,对收藏投资者而言,要特别谨防或小心。
当然太谨小慎微,就别涉足邮票,要涉足邮票就必须先学习邮票知识,不断了解什么是伪品,逐步掌握辨伪的方法,这才是保护自己的重要举措。一般的收藏投资邮票者欲识别伪品可以采取两种方法。宏观上尽量熟悉邮票本质,可以多看、多摸、多请教、多查邮票目录,也可以多跑邮市。当然,向信得过的邮商购买也可以减少伪票的可能性。微观上是仔细审核,从版别、纸质、刷色、油墨、层次、齿孔、齿度等多方面着手。
无论是收藏者还是投资者,还可以借助现代工具,如紫外灯、检测仪、高倍放大镜、油墨分辨仪等。当然,对于特别名贵、珍罕的邮票,一般要有承担法律责任资质又是权威职能机构的鉴定书,否则宁可不买。无论收藏、投资什么志号的邮票,对拟买的邮票一定要仔细甄别,就是刚发行的邮票也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凡此以上种种,都是收藏投资邮票者要掌握的须知事。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