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

JT老票,我为什么抛弃了你

昨日清理邮票,翻出不少老JT,由于地理位置的劣势,这里的老票大部分被歧视为“南方票”,也就是多雨潮湿之地的邮票。我不得不结束这种歧视,我翻看了几乎全部的老票,无一例外的都有极轻微黄,也就是一尘网上大部分玩老票的朋友的标准。

看着手里的老票,我竟一时哽咽了,不完全是矫情。难道不是吗?JT票承载了我们多少的记忆和快乐,当然还有遗憾和懊悔等等经历。某种意义说,JT就是我们的童年、青年,曾经,为了凑够买一套J21主席而一个月不吃零食,为了买一套奔马省一星期的伙食费,种种回忆,不一而足的涌上心头。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不得不开始遗弃JT老票了,转为新邮。我从心底敬重和佩服那些始终不离不弃坚守并且是只买JT票的朋友,他们大部分喜欢色标、厂名等玩法,对品相视若生命,始终不放弃自己的操守,甚至,可以几乎不以挣钱为目的。从集邮意义上说,我尊重这些朋友,正是你们,才使得集邮的意义传承了下来。

但是,我仍然要叛逃JT的阵营,因为玩不起,刻薄一点说是这个市场不给我玩JT的希望和理由。以一套全品的票为例,可能是300,但是,如果有轻微黄,对不起,200乃至更低都不一定有人喜闻乐见。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保管好点,买干燥箱不就行了吗?不行,你如果真正来过南方,就会真正明白,北方票的环境离这里到底有多远。

另外一点,就算勉强保全了品相,JT仍然死水一滩,这里要引入资本论了,不喜欢的朋友可能要攻击我了。如果你几年前买了齐白石,以裸票为例,到现在,利润几乎为零,但是,你如果买了一个普通编年品种,现在利润至少30%,还是最差的。资本逐利,就是那么简单。

最重要的一点,我付不起昂贵的交易成本,时间、清点和检验的精力、一枚枚用镊子夹的小心翼翼等等,我觉得,太累。前几天买了100版宋慈,连号的,编号一数下来,1600套就清点完毕,为什么不呢?

我自己还有一些JT,现在的功能看来就是拿来欣赏和回忆了,或者等退休后拿去摆摊卖,到是别有风味,因为我知道,一尘网上卖,结局只能很贱。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还是那句话,对于坚守JT老票的朋友,我尊敬和佩服,但是,我还是会选择彻底投向新邮,因为,我清楚的知道,若干年后,很可能已经没有我们这些集邮的人,但是,炒邮的人,仍然会继续存在。

凤凰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