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邮游,转载请注明来源。
邮币卡收藏从现货收藏进入电子盘交易已经三个年头了,电子盘的发展给邮币卡现货收藏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是随着券商模式的熄火,邮币卡电子盘似乎失去了发展的方向,不知道为什么涨、为什么跌,投资人也不知道为什么买、为什么卖。这也是导致目前不断有投资人纷纷撤离这个市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的原因。
邮币卡电子盘创立的初衷是为现货交割提供便利的结算、仓储,从而扩大收藏交易人群,进一步提升邮币卡收藏品的价格厚度。最初现货收藏的增值,来自现货藏品经礼品消耗之后,藏品沉淀于藏家手中,现货市场的存量减少,从而带动价格上涨。因此,礼品消耗是最初现货市场价格上涨的根源。
但是从2013年南京邮币卡电子盘创立以后,大家却发现,现货市场越不值钱的东西在盘子上反而越赚钱,越有收藏群体的藏品反而炒不高。随着爱心错片等一些邮资封片的爆炒,大家开始追逐低价邮资封片,现货市场最便宜的邮资封片也要10元/片。曾几何时,这些片子都是占地方没处扔的低价值的破纸片。自此,邮币卡现货价格之锚被改写。大家对现货的估值来自电子盘同类藏品的估值,新品多少个涨停开板也是依据目前已经上市的藏品估值。电子盘行情拉高了现货成本,邮币卡电子盘估值成为现货投资之锚,现货成本又反过来映衬邮币卡电子盘估值。
曾经有一段时间,南京文交所一开公告,现货价格就翻倍。这一时期应该是邮币卡投资最美好的蜜月期,因为投资之锚还在起作用。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新的文交所的泛滥,托管交易规则的自由改变,这个投资之锚开始失灵。有人可以封闭托管、有人可以上烟标、有人可以现货价格翻几倍配售,因为这样主力庄家就可以接近0成本的拉高几十个涨停,吸引不明真相的群众接盘。是的,他们的确成功了,骗得了第一批韭菜。然而这样的后果就是整个邮币卡电子盘的风气被破坏,变成了经典的劣币驱逐良币的二手车市场。自此,邮币卡电子盘的投资之锚也失去了作用。因为现货参考价对电子盘没有任何意义,盘中的筹码就是一个符号。随着券商模式的风行,邮币卡电子盘越来越背着其最初的方向发展,已经演变为一批人圈另一批人的钱的抢帽子游戏。
邮币卡电子盘的根基应该是邮币卡现货市场,离开了托管,邮币卡电子盘可以说是打着邮币卡的幌子干着伪文化产业的勾当。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邮币卡现货交易转移到了网上,这让全国的邮币卡收藏品价格透明公开化,进来交易的投资人成几倍、几十倍、几百倍的增加。从这点来看,透明公开化的统一市场有助于交易群体的扩大,收藏品价格的全国统一化有助于流动性的增加。反观我们的100多家邮币卡电子盘,每一家藏品价格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接受一定的溢价,但不能接受荒唐的溢价。存在即是合理,但该存在是否永久存在?
邮币卡电子盘如何重塑价值之锚,笔者有以下方案,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共同探讨:
1、邮币卡电子盘必须对上盘藏品实现唯一性,一个藏品只能上一个盘子,比如某文交所上市了某藏品,其他交易所不能再上市该藏品。盘上价格偏离现货多少比例,即开有条件的托管(盘中持有多少,线下可托管多少)
2、重新启动礼品消耗之路,某藏品全部进入电子盘之后,该藏品的定价权已经从线下现货市场转移到文交所。文交所具有对该品种的定价权,制作礼品册按线上价格一定溢价卖给收藏爱好者。当价格偏离现货一定比例时,开托管,礼品持有人可以免收鉴定费挂牌费重新入库套现。
3、文交所、邮币卡交易中心应该转型礼品公司,以文化收藏为导向,推销推广线上藏品的观赏性、文化性、收藏性、金融性,真正迈入互联网+文化时代!
邮币卡收藏从现货收藏进入电子盘交易已经三个年头了,电子盘的发展给邮币卡现货收藏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是随着券商模式的熄火,邮币卡电子盘似乎失去了发展的方向,不知道为什么涨、为什么跌,投资人也不知道为什么买、为什么卖。这也是导致目前不断有投资人纷纷撤离这个市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的原因。
邮币卡电子盘创立的初衷是为现货交割提供便利的结算、仓储,从而扩大收藏交易人群,进一步提升邮币卡收藏品的价格厚度。最初现货收藏的增值,来自现货藏品经礼品消耗之后,藏品沉淀于藏家手中,现货市场的存量减少,从而带动价格上涨。因此,礼品消耗是最初现货市场价格上涨的根源。
但是从2013年南京邮币卡电子盘创立以后,大家却发现,现货市场越不值钱的东西在盘子上反而越赚钱,越有收藏群体的藏品反而炒不高。随着爱心错片等一些邮资封片的爆炒,大家开始追逐低价邮资封片,现货市场最便宜的邮资封片也要10元/片。曾几何时,这些片子都是占地方没处扔的低价值的破纸片。自此,邮币卡现货价格之锚被改写。大家对现货的估值来自电子盘同类藏品的估值,新品多少个涨停开板也是依据目前已经上市的藏品估值。电子盘行情拉高了现货成本,邮币卡电子盘估值成为现货投资之锚,现货成本又反过来映衬邮币卡电子盘估值。
曾经有一段时间,南京文交所一开公告,现货价格就翻倍。这一时期应该是邮币卡投资最美好的蜜月期,因为投资之锚还在起作用。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新的文交所的泛滥,托管交易规则的自由改变,这个投资之锚开始失灵。有人可以封闭托管、有人可以上烟标、有人可以现货价格翻几倍配售,因为这样主力庄家就可以接近0成本的拉高几十个涨停,吸引不明真相的群众接盘。是的,他们的确成功了,骗得了第一批韭菜。然而这样的后果就是整个邮币卡电子盘的风气被破坏,变成了经典的劣币驱逐良币的二手车市场。自此,邮币卡电子盘的投资之锚也失去了作用。因为现货参考价对电子盘没有任何意义,盘中的筹码就是一个符号。随着券商模式的风行,邮币卡电子盘越来越背着其最初的方向发展,已经演变为一批人圈另一批人的钱的抢帽子游戏。
邮币卡电子盘的根基应该是邮币卡现货市场,离开了托管,邮币卡电子盘可以说是打着邮币卡的幌子干着伪文化产业的勾当。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邮币卡现货交易转移到了网上,这让全国的邮币卡收藏品价格透明公开化,进来交易的投资人成几倍、几十倍、几百倍的增加。从这点来看,透明公开化的统一市场有助于交易群体的扩大,收藏品价格的全国统一化有助于流动性的增加。反观我们的100多家邮币卡电子盘,每一家藏品价格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接受一定的溢价,但不能接受荒唐的溢价。存在即是合理,但该存在是否永久存在?
邮币卡电子盘如何重塑价值之锚,笔者有以下方案,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共同探讨:
1、邮币卡电子盘必须对上盘藏品实现唯一性,一个藏品只能上一个盘子,比如某文交所上市了某藏品,其他交易所不能再上市该藏品。盘上价格偏离现货多少比例,即开有条件的托管(盘中持有多少,线下可托管多少)
2、重新启动礼品消耗之路,某藏品全部进入电子盘之后,该藏品的定价权已经从线下现货市场转移到文交所。文交所具有对该品种的定价权,制作礼品册按线上价格一定溢价卖给收藏爱好者。当价格偏离现货一定比例时,开托管,礼品持有人可以免收鉴定费挂牌费重新入库套现。
3、文交所、邮币卡交易中心应该转型礼品公司,以文化收藏为导向,推销推广线上藏品的观赏性、文化性、收藏性、金融性,真正迈入互联网+文化时代!
邮游app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