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行情杂谈(六十三)

       浅谈下文交所,在下胆小,一直没敢进去文交所。也羡慕了很多时间,但更多的是担忧。看着文交所的模式和价格有点渴泽而渔的感想。

       先说说入库模式,品相苛刻,要求必须整包整箱这些问题就不谈了。就说说入库后,入库1000版,在不是发起人的前提下,貌似有600版已经被瓜分了。记得刚开始是30%还是多少,还算合理。可是文交所应该是个什么机构呢?人说是学的股票交易所的一些模式。问题是,如果是股票,我要上市了,你给我扣除30%原始股,人能答应么?扣除60%按原始股价格让抛售,人不揍你么?简单的说,控股权都到别人手里了,那不任人宰割么?所以一般很少超过10%的。那么作为发起人的锁仓虽然无可厚非,但是锁仓后能用来交易的也仅仅剩余10%了。这也是为什么文交所上市就经常出现10倍爆涨的局面,因为不这样,短时间内是赚不上钱的。还有更缺德的,卖出钱了,人签订个协议,短时间内这个钱你是拿不走的。凭什么啊?也就是说,很多表面风光的看着大赚其钱的人,现在都没钱了。

       影响行情或者说灰色利润的另一个东西,股票里叫老鼠仓,邮票里我们叫包入库,更深一层就是按规则,优先认购了,结果手里可以交易的量比发起人都要多,价格还没到位就抛售了,导致发起人都赔钱的人。可恨么?很可恨对不?但这就是文交所的现状。所以文交所要想长久下去,这样的规则是不行的。

        也有说庄家现在是不亏钱的,那说的都是大庄,以前的大庄是控制品种,现在的大庄,也在入库,但是人家控制的是文交所。都成了股东了。既然是股东,总要有点好处的,入库费照交,但是文交所有利润了,等于没交,股东分红就给还回来了,排除自己的入库费还有的赚,至于人作为股东入库的时候多方便,这个没有证据就不乱说了,总比你普通的被鸡蛋里挑骨头的强无数倍,有句话怎么说的,在中国按理说合理的挣钱不难,前提是不被卡拿要,潜规则。按规定投资人认购和投资机构认购人都给,但是能作为老庄家,手里品种的市值已经数亿甚至几十亿,按市值认购,看着每次上百亿的很吓人,其实就极少数人可以拿回一大部分,做为投资机构又能拿回一部分,所谓的机构自然就是那些挂着机构名称的股东了。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人可以在交易所免交易费的时候,几乎零成本的把价格捧上天。这都是现在拿着几百万市值的东西想入库挣大钱的一些小装所不能比拟的。

        一直有人说文交所挣的谁的钱。现货市场又是挣的谁的钱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问题。资本是循环的。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整体都要出问题。按前面说的小庄上市的,小庄们从市场收了东西。大家赚了他的钱,他从文交所通过上市获取了一定的利润,才能继续从市场上收购品种,继续上市。可是如果按前面说的他拿不到钱或者是亏了钱呢?或者短期内拿不到钱呢?那么在这个区间段内,市场的一部分交易资金是短缺的,价格自然就开始走低。

         而到了上市只能获取一些小利润,或者跟股票一样,存在了上市失败的风险的话。那么到时候,再收购的时候,价格只能更低。

         很多时候,上市的东西的价格是没有标准的,我们看到的价格未必是真的。感觉像看文交所的心情。散庄上市的品种,价格往往不高。市场价格拉升到上百的品种,一年内分12个月,均价都在60左右的东西,上市价格才30.这一看就是坑散庄的货的。但是你没资格反对,不然你就别上市。而有些,则是按照近两个月拉升后的价格来上市。而这些东西,比方说上市两个月前20都没人要,通过两个月的炒作,到上市消息公布了,一路已经炒到了200元。上市价格180或者150 你觉得还不错,实际上,人就是按照这个价格出售完,都有了7倍的利润,如果再拉升到个500甚至800的,那是多少利润就不敢想了。更有甚者拉升到上万的大家不是没见过。赚取了几十倍的暴利,还能通过震荡几乎免费把其他散户的货全部捣鼓到自己手了,然后把自己上市的品种完成95%以上的控股,把价格拉升到一个超天价,市值拉升到几十上百亿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也就是一个上市前一年,价格一直在70 80的东西,上市前炒到400左右的东西,入库就算10万量,炒到最后控股了,拉升到几万甚至10万一个撑市值撑到上百亿的规模。估计在刚开始他自己都不信。涨到几万的时候,还有傻子敢跟风,人当然卖。有种你就花几十亿全给我买走,你买不动了,跌了,跌几天我收回来,4天跌到半价很轻松,继续增加控股额度,防止捣乱的。继续拉升。这个道理现在大家都懂了,可是这正常么?说不嫉妒恨是不可能的,可是现在已经没办法模仿了。就跟孙悟空在花果山,已经成了气候了。当然现实中的天庭没有收拾不了的妖魔鬼怪。只是目前天庭还没有插手,以天庭和谐大神的威能,一个红头文件的事情。

        说这么多,这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么?我怎么看怎么像当初计划经济时候的配给制度,怎么看怎么像价格双标准的时候的产物。你们觉得像不像80年代的时候,有关系的一直可以拿到低价钢材和拿到电视机票,自行车票的那些个既得利益者们,拿到了就可以赚大钱,批条子就能赚大钱的概念?

        不多说了,总觉得目前的文交所是个畸形的产物,如果不改,早晚要出事,虽然现在出事的已经不少了。文交所现在多的快像蔬菜批发市场了。出现了很多的市霸,欺行霸市。

        邮币卡市场需要文交所交易方便快捷的模式。也需要文交所造血而不是简单的吸血的功能。但是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是必须的。老百姓需要信的投资方向,国家需要防止资金外流。炒国际期货,炒国际黄金,石油等等,一旦跌了,老百姓的钱都被外国人坑走了。邮币卡市场要警惕外国投资机构的进入。因为人家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挣你的钱的,就是为了挣一票就走的。饮鸩止渴可以看上去暴涨一时,可是等人走的时候,一地鸡毛,市场严重失血估计上百亿都流失国外的时候,后悔就晚了。我想不通有些人看到国外的大鳄进来了,还兴高采烈。人来给你送钱来了?还是来坑你钱来了,要搞清楚。这和改革初期,盲目引进外资,导致最后大量国有资产落入外国人手里,大量资本外流,利润外流有什么区别?

        今天说的有点偏激,说的只是个人的担忧。谁都不希望到时候文交所万劫不复,那样,邮币卡市场下一个十年消沉指日可待。本来我国的收藏理念就和国外不同。在美国,几十年内的邮票,除了错版的,很少有东西可以炒起来的。就是纪念币也是一个道理。很少有暴涨的那么夸张的。那只能说发行的少了。现在钱币是改了,动不动发型个5亿,居然还是有人炒。在国外人是根本想不通的。德国勇夺世界杯面向全球发型的500万枚夺冠邮票现在什么价格?而中国如果下次进入世界杯,发行个500万的品种,又会是什么价格。这就是国情差距。

        就说到这吧,实体市场才是根本,一定要稳住啊。
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