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今年七十有二,垂垂老矣。回首过去,经历了集邮、邮市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我国的集邮及邮市发展到今天,局面大好,形势大好。来之不易的局面和形势,我相信无论是搞投资的,集邮的都会爱护和珍惜,因为大家都知道"一榮俱榮、一损俱损"的道理。
第一步:十岁开始"集邮"。那可是五十年代啊!钱真值钱,说集邮,就是用一分、两分的零花钱,买点自己喜欢的花花绿绿的小纸片。或把同学的贴有邮票的信封换过来,把邮票扯下来(当时还不懂用水洗),放进自制的集邮册里。那就是儿时的"集邮"。当时,没有钱买新票,以集信销票为主。现在的老纪特都是那时集的。
园了儿时的的集邮梦!感悟;集邮也好,办其他任何事也罢,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第二步:真正的集邮。进入六至八十年代,懂得了集邮的好处:能怡情、养性、長知识。用微薄的工资买一些喜欢的新票。特别是"文革"时期,因为我特别崇拜毛泽东,有关他老人家的邮品,总是想方设法地收集、购买。所以"文革"成就了我的集邮梦,买齐了一整套文革票。这是集新票的开始。那时啊,一枚枚收集,一套套的买,用省下来的生活费,收齐了自己喜爱的邮品。这套文革票至今保留着!感悟:自己要做一件事,要有一颗执着的心。无论多困难,无论遇到多少挫折,坚持下去,必能达到目的。因为在七十年代未,我们的工资才三十一元,除了生活费,每月寄给老人的钱外,要集齐一个文革大全套,谈何容易!
这才叫集邮!
第三步:以邮养邮阶段。时间进入八十年代,经过前两个阶段,知道仅凭我们那点工资,要把集邮坚持下来,太难!在当时大环境下,各地出现了一些地摊邮市,交换、小打小闹的买卖。成都的署袜北街就是一个典形的街边邮市。用手里多余的邮票,换一点,卖一点,再买自己需要的。一进一出、进进出出,交了邮友,增加了集藏,真正体会到了集邮的快乐。当时,无论是交换、买卖,很少欺诈、无人造假。感悟:感受到那时的人,纯补、真诚、善良。增長了邮识,通过集邮历练了人品!
第四步:炒邮――投资。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邮票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了,也成了一种投资的载体。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有模有样的邮市出现了,大宗邮品的买卖出现了。有心人看准了买卖邮票有利润,有资金的人大量买进,价格越买越高,高到一定时候,前期低价买进的出货了,可观的利润到手。炒着趋势形成。当然,我也被卷入其中,买进卖出、卖出买进,在这个过程中留下了一些自己喜爱的东西。最大的收获就是:集了一套74一一82年亅丅全厂名的大全套。集邮,炒邮、也算投资吧。感悟:集也好,炒也罢,不欺不骗,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手中有再多的"财富"。问心无愧!
第五步:想,返璞归真。九七年,邮市大潮过后,拿邮界人士的话说,邮市叫一地鸡毛。有人形容"惨不忍睹"。集也经历了,炒也经历过。时间推移到了今天,痛定思痛,总有一些值得总结的东西。一,集藏,讲缘份。是自己的,怎么也跑不掉。记得九一年买奔马、長城、茶花三枚小型張,别人出350元三枚,我还价300,别人不卖,时离一月,我再找卖家,居然还在,细一想300都出得起,为什么多50就出不起了?就350买下了。如果这一个月有人出350买走了,就不会是我的了,这就叫缘份。二,集藏,要有平常心,得不喜,失不悲。九八年因出差到成都,丢了一本集邮册,其中猴方联一个、爱科学型張一枚、双加字两对、荷花型张一枚、梅花型张10枚、武术对倒一套等。如果当时就泄气了,也走不今天了。所以,得不喜、失不悲、平常心是玩邮的一种境界!三,怎么办?在邮海风风雨雨几十年了,后人不喜欢邮票,怎么办?手里还有不少邮品,进了一尘,交了不少邮友,忘年交不少。看见他们朝气勃勃的样子,感觉确实老了。想陆续把手中未处理完的邮品出了。
感悟:来邮海走了一遭,未被淹没,且有收获,无怨无悔了。
但,文革大全套、亅丅全厂名大全套,怎么也得留下。那是一生的心血啊!
一瓢饮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