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大风起兮云飞扬(6)

大风起兮云飞扬(6

 

——读义智看盘  挣天下大钱

 

有邮友在一尘网跟帖说:你竟没提史进财及赵束风?笔者本文提到的在1997年行情暴跌后,坚守下来的诚信邮商太多了,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大连、天津等等,可以说信手拈来,比比皆是,不管认识与否。笔者只是信笔提及几个,说明问题而已。至于邮评人士是个特殊的群体,人数相对寥寥,但笔者没有提到的也很多,比方,中国集邮协会副秘书长、大集邮家李近朱,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烟台的赵志强;湖南才子美*女严漫群,还有殷敏,时倍利,大连的上善若水,南方的回马枪、吴宪荣等等、等等,特别是杨曦老师更不能忘记,是他当年主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投资理财节目,将邮市行情每天通过无线电波发往神州大地。还有的不提,是因为他们在后文中会出现的。这些邮商与邮评人士是中国集邮界的脊梁。为国内的钱币邮资票品收藏与投资做出了汗马功劳。

另外,本文需更正的笔误是将山东邮评人士张锐强的名字误写成张少强了,在此特予更正。

 

诗云:岭深常得蛟龙在,梧高自有凤凰栖。

虽说后来有邮票互动网(即现在的邮币卡互动网的前身)、一尘网等先后诞生,它们对于2001年春季的中级反弹行情来说,是迟来的爱,没能赶得上,即便有的赶上了,就象2004年的春的行情一样,它们能起很大作用,但不足以弥补邮市由马路或露天搬到大厅造成的损失与伤害。而2001年春的中级反弹行情,恰恰证明了大厅内邮市无力担当大行情重任的尴尬、无奈与难堪,这就注定了这波行情是短命的,必然中途流产的。下面,我们通过2001年的行情看看是如何被厅内邮市断送的:

20013月下旬,突然传来了君子兰小型张发行量的消息,当天邮市行情发生暴涨,由此君子兰小型张成了这波中级反弹的导火索。君子兰小型张因为将一套君子兰邮票4枚连印在同一枚小型张上,故又称为君子兰小全张,它发行于20001212日,面值5.2元,发行量为1720万枚,影写版,该张属于名花题材,设计美观,印制大气。人们看好它是有理由的,在当时那些年里,国内有的城市炒作君子兰花卉,一盆达几千上万,以致有人写文章题目就叫《疯狂的君子兰》,那时,现实中的君子兰搬上邮票了,人们看好它在事先就有了现实生活基础。在邮界,1995914日发行的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北京1995《桂花》小全张,发行量56.7万枚,面值1.9元,邮政售价50元,在1997年行情大潮中上涨到1000多元,是当年引领行情的三驾马车之一。两者都是名花题材,桂花小型张的赚钱效应传导到了君子兰小全张上,后者的发行量虽说1720万枚,但远低于当时人们的预估量。

在邮市,每种邮票的价格与其它邮票存在着微妙、合理的比价关系,君子兰小型张的暴涨,很快引起奥运双联、神舟小版、小鲤鱼本票等的暴涨,它们又引起与它们相关邮票的暴涨……结果导致场外资金快速、大量地进场,新资金的进场抢货,再度引起更多邮票价格的上扬,邮价的再度攀升,又加剧了更多场外大资金源源不断的进入,就这样,2001年春的中级反弹行情开始了……

北京、上海、武汉、成都等大城市的邮市成了附近地域的行情中心,附近中小城市的集邮投资者们忽啦一下子往大城市里跑,还有更多的集邮大户干脆连附近的大城市也不去了,乘飞机或开了车带上邮票钞票往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跑。拿北京来说,行情一涨,周边各省各市的集邮者、投资者们有的带着邮资票品、钱币,有的带着现金或银行卡从公路、铁路、空中汇集来了,来后以马甸为中心,找家价位合适的酒店、旅馆住下,有的把床位一包就是两三个月。对于象保定、石家庄、沧州、承德、天津、唐山、张家口离得近的邮友,他们往往一天打个来回,每天早早地乘上火车,在北京炒了一天邮票,再乘火车回去。看了外地人来北京炒邮的情况,就明白了其他地域的人往就近的上海、武汉、成都等大城市跑的情况,都是大同小异。

焦义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