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

大风起兮云飞扬(5)

大风起兮云飞扬(5

——读义智看盘,挣天下大钱

当然,造成邮市在1997年行情暴跌后,长达多年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方,由于股市在90年以后的兴起,房地产行业在2000年后的牛市,国内其它投资理财渠道的增加,的确拉走了邮市投资的部分资金,但是,邮市内部的原因是主要的。可是,邮市内部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比方说,世界各国的邮票都是用来贴信贴包裹上快件的,我国为了集邮创收,硬性规定平信挂号信包裹只能贴普通邮票,至于上特快专递更没有可能了,这就大大减少了集邮邮票的消耗,可是,集邮邮票的升值却是以消耗为前提的。一种邮票收藏投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它的存世量,在没有消耗的前提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行量,可是,在2003年以前,纪特票的发行量一直是很大的,在全国邮人的反对下,邮票发行量减少了,国家邮政在邮票的发行品种上却大幅增加了,就是在邮价逐年下跌的情况下,邮政集邮的业务收入年年不减反增,可见,国家邮政对于行情的熊市应当承担主要责任。除了上面分析的因素,还有很多,但在本文,笔者主要是分析邮市交易方式对行情的影响。

前三次邮市大行情有这样一个规律:从1979年前后,国家邮政恢复集邮业务,集邮开始复苏,到1985年第一波大行情;从1985年到1991年第二次大行情,1991年到1997年第三次大行情,基本上是每隔六年,有一波行情大潮。如果按此规律,第四波大行情当在2003年前后发生,而2001年的中级反弹是2003 这波大行情的铺垫。

尽管2003年,刘安东新任国家邮政局长,在邮票的计划印制发行上,大刀阔斧,让设计精美、题材优秀的新生版块小版张登上了历史舞台,而且其发行量巨幅减少,一统当年邮市,但并没有引来人们预期的大行情,至多引发了2004年春的一波反弹而已,相比2001年春的中级反弹,后者要小的多。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前三次邮市行情大潮的发生因素不存在了,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马路和露天邮市不存在了,与之相关的发生大行情的条件也不存在了。从国家邮政来说,它的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产生大行情对国家邮政创收是百利无一害,但另一方面,厅内邮市不适合大行情的发生,一旦发生厅顶或墙壁坍塌,或是发生火灾,踩蹋,发生特大或重大的人命事故,这责任承担不起,是要丢乌纱帽的。所以,国家邮政权衡利弊,也会推迟大行情的发生。

在这之前,早在2002年前后,在邮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网上交易平台雏形诞生了,几家邮网先后呱呱落地,影响较大较早的是中国邮币卡网,随后是***与一尘网,当时这几家网站虽然办得不成熟,但它们预示了邮市交易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它们将影响每个集邮投资者的命运。大概在2004年前后,邮票互动网诞生了,这是邮界网站中的后起之秀,也是发展最快,软件与管理最先进的一家,几年之后,她与一尘网在多家邮网中脱颖而出,成为邮界会员最多,信息量与交易量最大的两家网站。其实,这两家网站就是邮界当时最先进、最通用、现在看来却是很初级的互联网+金融+文化的交易平台。***位居行业第三。

这几家网站的延生,对于邮界意义重大,改变了千百万邮友的命运,每一个在这些网站交易的哪怕是只看这些网站信息的邮友深有体会。我们应当怀着敬畏与感恩的心情看待这些网站,当然还包括笔者没有提及的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