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从众多的文交所上线交易在各个群里相互挖墙脚就可以看出,在某种程度上,邮币卡电子盘已经成为一个名利场,不少交易所之间存在着恶性竞争。在这里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2015年那些文交所宫斗剧。
一、交易所主体与运营团队的中国合伙人事故
是的,是事故不是故事。中国合伙人的合作机制,在于江湖的道义和各自利益点的短暂契合。故事听得够多,累觉不爱。一旦发生利益冲突或者经营思路冲突,合作的框架马上就会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冲突和不断加磅的派系互殴。邮币卡电子盘交易所也是如此,所以笔者把这个问题放在第一个位置,作为一个轻量级问题。
资本是贪婪的。交易所看到邮币卡的火爆,势必想在邮币卡电子盘做出一番大动作,但缺乏的是邮币卡电子盘运营团队;而当运营团队出现,双方因利益结盟出现的产物:某交易市场邮币卡交易中心。而当中心在发展过程中,运营团队与交易所在经营思路和市场运作方面开始出现分歧,裂缝形成并扩大最终造成了整个运营团队走路。例如2015年北京福利特运营团队集体离职、金马甲高层集体离职等事件,即是这一问题的爆发。
而前期闹得沸沸扬扬的徐军和厉害的闹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属于“分赃不均”引起的事故,虽然具体是怎么样我们不理解,但这其中的火花必定留下了疙瘩。
二、市场快速扩张 互相挖墙脚
笔者把挖角放在第二位,作为次轻量级事件。必须公正的说,挖角事件在各行业都普遍存在,马太效应作用下人才流向处于优势地位的平台在竞争市场里已经逐渐常态化。这一点对于行业出现独角兽公司来讲甚至比较有利。而对于疯狂涌入行业的各类交易所和运营中心,挖角只是一方面的问题,更应该注意的是在挖角后的人才管理和培养。
三、为曾经的不理智买单的高管们
邮币卡电子盘在2015年经历5.28大跌后,行情曾经出现较长的低迷期。而各交易所在随后做出的反应和动作,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前文中提到有些交易所为拉升人气和交易量出尽奇葩招数,有的文交所订出了“涨幅10%,跌幅5%”的新规则,即每天最高可涨10%,最多跌5%。还有的文交所则出台了“只许涨不许跌”的奇葩规定——“涨10%,跌0”。奇葩和不理智的决定,非但达到起到救市的目的,反而让市场行情的低迷又持续的飞了一会儿。
一系列昏招和乱命下反映出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表面上维护了投资人的利益,但实际上却让迫使邮币卡电子盘进入非理性阶段。对于电子盘的长期发展尤为不利,长期看来市场发展不健康对投资人来说一定是坏事一桩。而在这些事件风波过去后,不少交易所的高管看着这一片狼藉黯然下课,体面要有的,单也要买的。
四、利益!还是利益分配
这个话题无需多言,仿佛一场场现实版的芈月传、甄嬛传。初期大家的你侬我侬建立在现实利益的互相需要上;而当获利后,同甘苦易共富贵难得老生常谈问题袭来,大家在一片厮打中,运营团队和市场主体在明争暗斗后,终于分手。在邮币卡电子盘,大家留下的是青春的澎湃。所幸中国版《教父》没有上演,还好还好。
邮币卡电子盘在2015年的宫斗戏结束了,在撕逼中2016年是否该说一句:莫忘初心。捞干货的说,依然把邮币卡电子盘市场看做一个产品罢。实则这个产品还处于发展的前半段,面临功能不够全面,用户认知度低等问题,用户口碑是最关键之处。而邮币卡电子盘利益链上的众位,用户运营前路漫漫,任重道远。市场主体与运营团队携手做好电子盘的口碑,才是王道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