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任何事,都有一个观察角度思考角度问题。
说轻点,角度决定你的选择,说重点,角度决定你的高度。更为重要一点,思考角度决定着你的思想,从而也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比如绘画,中国画永远和西洋画不同,为什么?因为中国画家的思想,被中国绘画的哲学所格式化,形成了统一的角度,很少有画家能够超越这一角度。就是西洋画,莫奈和毕加索完全不同,技法不同?不是,因为他们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表现出来的形式,自然也就不同。
比如做商业,有人决定进,有人决定退。大家都是一样的脑袋,为什么会有天渊之别的决策?关键也在观察的角度。
所谓看山是山或者看山不是山,也是观察角度决定的。
有关新兴的邮币卡市场,我听到一系列的评说,更多的是忧大于喜。为什么忧?说到底,一是不明白国家对这个市场怎么看,二是看一看实货市场,发现电子盘市场价格太高,害怕。
说到底,还是你观察这个市场的角度,给你造成了困惑。你之所以有这种困惑,第一,你没有站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是站在个人角度去思考的;第二,你没有站在金融经济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是站在实体经济的角度思考的;第三,你没有站在电子盘市场去思考,而是站在实货市场去思考的。
如果你换一下思考角度,会是什么结果?
首先,我们站在国家经济发展的高度思考一下。
中国是一个有近14亿人口的人口大国。近14亿人的生存需求,会将所有一切问题突显出来。你可以骂中国的领导人如何如何,但是,你若想一想,这近14亿人口,若是压在除了中国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你就会发现,那些国家的领导者和中国的领导者相比,其实简直就是弱智。
14亿人口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吃饭穿衣问题,是生存问题,是资源的严重枯竭和需求的快速增长之间巨大的矛盾。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实体经济救国?那是扯蛋,实体经济的发展,只能更加快速地消耗资源。14亿人口的消耗,只可能令中国快速地贫穷下去,而不可能继续走向富裕。
所以,中国未来的发展,只能走一条路,即外向型经济。
前些年的中国,也走外向型经济,可这是以实体经济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思维角度是实体经济。这无疑是消耗资源的外向型经济,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中国必须走的是吸引外国资源到中国消耗的外向型经济,也就是说,中国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金融领域的外向型经济,也可以说是国际化的金融经济,而不是关起门来搞的金融经济。
目前国家正在推行的一带一路以及亚投行,民众对此褒贬不一,但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恰恰是中国经济政策大转型的信号,即国际化金融经济的发端。
金融领域能走出什么样的外向型经济之路?比如对货币的控制和调节,比如股市的发展,债市的繁荣,银行业的大力扶持和中央调控,期货市场的逐步成熟,文化类消费品的对外输出,经济共生体的形成等,都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非常抱歉地告诉大家,我不是研究经济的,所以,我所用的经济学名词,不是规范的,是我自创的,贻笑大方了)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些东西,全都是外国人玩的,美国人比我们玩得成熟得多,高明得多。我们要玩这些,只可能被美国人牵着鼻子走,玩弄于股掌之中,我们还不能不服气,还不能不唯命是从,因为人家是规则制定者和维护者。
中国需要一个自己的金融平台,并且要用好这个金融平台,让外国人到中国来投资,至少在我看来,中国目前还没有找到这样一个平台,中国的经济学家们,似乎并没有脱离外国模式的探索,也没有超越外国理论的真知灼见。
在我看来,中国邮币卡市场,恰恰符合这一要求,如果发展得好,未来的容量也足够大,尤其是外国邮币卡若能在中国上市,以及外国资金若能进入中国邮币卡市场的时候,这个市场,就实在太大了。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政府一定能看明白这个前景,所以,对于这个市场的所有政策性忧虑,其实是不需要的。政府一定会规范这个市场,同时,政府也一定会扶持这个市场。
其二,电子盘和实货市场的比价问题。这个问题,我以前谈到过。所有对这个价格比的忧虑,来源于实货市场思维。
实货市场的价格是怎么来的?不是物价局定的。因此,它就不是绝对的价格,只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价格。而实货市场是一个少数玩家的市场,实货市场价格,是由少数人定的。少数玩家,将齐白石的画定到了几亿一幅,高不高?谁都不觉得高,第一,它是艺术品,艺术品没有最高限价。第二,它有这个价,是因为有人买,购买力和资金实力决定了这个价格。
相反,电子盘市场,是一个所有老百姓参与的市场,是一个更多的人可以用手中的资金说话的市场。这个市场的定价权,在绝大多数人手里。少数人将齐白石的画定到几亿元,老百姓不认同。相反,少数人将三轮龙大版定在几百元,老百姓同样可以不认。
认或者不认,只有一个标准,老百姓可以用手中的资金进行定价,这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要义。
邮币卡电子盘比实货价格高出几十倍,有人感到不解、忧虑甚至恐慌,那么,股票市场呢?股票上市时,价格实际已经溢出10倍至30倍不等,甚至有个别的溢价40倍以上。上市后,股价进一步上涨。前次我举的那个例子,上市价不足18元的鹏辉能源,最高涨到191元,10多倍,假设一级市场认购时已经溢价10倍,191这个价格,也是100多倍了。
可见,用实体经济思维来衡量这个证券市场,是完全不合时宜的,也是完全错误的,甚至是有害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战略的。
如果站在上市公司实体经济经营的角度去考虑股市的价格,就如现在评价邮币卡市场站在实货市场去考虑一样,角度完全弄拧了,能有一个客观公众的评估,那才是咄咄怪事。
当然,民众用资金进行市场定价,难免存在一个泡沫问题,但因为这种泡沫的存在,就否定民众的定价权,否定证券市场的规律,这种思维角度,显然是大错特错的。
市场泡沫要用市场的方法却解决,也就是说,依据必须是这个市场,而不是别的市场。
用实货市场规则来约定和评估证券市场,就像用家用电器市场的规则来约定和评估家用汽车市场以及飞机市场一样。错得还不是一般的离谱。
其三,落地问题。现在很多人都在担心落地问题,不仅仅是票民在担忧,交易所也在担忧,社会也在担忧。
我个人对此是较为乐观的。乐观的原因在于,这个市场的定价权不在少数人,而在多数人手里,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
回过头来看,这些人之所以担忧,还是因为和实货市场价格比较问题。但我们为什么不想一想,不一定是电子盘市场的价格错了,而是少数人定价的实货市场价格错了?我甚至可以肯定地说,实货市场的价格,正因为只是少数玩家确定,因此,其价格,是被严重低估了的。
且不说毕加索的画、齐白石的画、范增的画可以定到如何高的价,仅以邮币卡市场来看,祖国江山一遍红,市场定价是多少?如果说大龙票以及祖国江山一遍红是因为市场存量极少而价高的话,那么,第一轮猴票呢?为什么能有如此之高的价?而第三轮猴票,就只能是一两百的价?谁定这个价,才是合理的?
你跟我说一千条一万条原因,我认定的原因只有一个:市场需求决定了价格。
也就是说,现在实货价格,是被市场需求定位的。而电子盘将这个市场扩大了十倍一百倍甚至更多,也就是将市场需求扩大了如此之多的倍数,价格随之上涨如此之多的倍数,显然不是问题。而这个市场,必然带动实货市场的价格,从而形成一种局面,实货市场的价格,不再由少数玩家来定,而由电子盘市场来定。
这恐怕是市场的必然。当这两个市场更趋于合理的时候,还存在落地问题吗?一定不会。
(资料来源:中南邮票交易中心黄晓阳)
590